感情里 追一个人,最为有效的办法,无非提升自己的价值( 二 )


文章图片
能否建立恋爱关系 , 取决于你的个人实际价值
感情里还会有一种情况发生:
也许你在追一个人时 , 对方的反应还算不错 , 只是一旦提及想要确定关系 , 那个人总会吞吞吐吐 , 犹犹豫豫 。
这种现象只有一种答案能够解释——你某方面的价值 , 让对方变得犹豫 。
就拿徐志摩和林徽因来说 。
哪怕很多人都说徐志摩和林徽因只是知己关系 , 也不能改变徐志摩真正追求过林徽因的事实 , 甚至他为了林徽因 , 和自己的妻子离了婚 。
不过离婚后的徐志摩表白时 , 林徽因仍旧没同意 。
而林徽因之所以不选择徐志摩的原因也很简单 , 因为徐志摩也许是一个很好的朋友 , 却不能当一个合格的爱人 , 也可以说 , 不符合林徽因的择偶标准 。
林徽因想要的 , 是一个能供自己上学 , 家庭稳定的男人 , 而且她在爱情里极其缺乏安全感 , 希望自己的婚姻能够稳定发展下去 。
而徐志摩 , 虽然背景也算可以 , 但徐志摩家里肯定不会资助林徽因继续求学 , 毕竟若是徐志摩真的和林徽因走到了一起 , 怎么也会被称为插足别人婚姻的人 。
感情里 追一个人,最为有效的办法,无非提升自己的价值
文章图片
更何况 , 离婚时的徐志摩对发妻张幼仪十分绝情 , 也是这点让林徽因觉得 , 徐志摩不是一个可以当丈夫信任的人 。
于是 , 选择了很久后 , 林徽因选了条件更好的梁思成 。
感情很多时候之所以没有结果 , 可能就是你的个人实际价值太低 , 导致对方想要爱你也不敢爱 。
就像爱情心理学中 , 有个词叫做“马太效应” 。
所谓的“马太效应” , 指的是爱情中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 。
你自己的能力提升上去了 , 你成了“强者” , 对方和你在一起之后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 加上你还愿意为了爱情付出 , 这样的人总是别人的理想对象 。
而你之所以没能成为对方的理想对象 , 大概率是因为你不够优秀 。
罗兰写过的一句话:
“如果你爱一个人 , 先要使自己现在或将来百分之百的值得他爱 , 至于他爱不爱你 , 那是他的事 , 你可以如此希望 , 但不必勉强去追求 。 ”
追一个人时 , 只会付出无疑是走了弯路 , 因为一个人爱不爱你 , 看的是你的价值 , 而不是你付出了多少 。
所以 , 提升自己的价值 , 总比无私付出要有用得多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