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弗洛姆《爱的艺术》:爱是一种能力

爱是一种积极的 , 而不是消极的情绪 , 是人内心生长的东西 。
——弗洛姆《爱的艺术》
人们通常认为爱是一种本能 , 至少人人都会爱 , 至于那些爱的悲剧 , 原因则归咎于爱的对象 , 而非爱本身 。
不成功的爱只是因为爱错了人 , 同样 , 成功的爱也是因为这个人有魅力 。 值得爱是一个多种优秀品质的结合 , 幽默、有趣、成功、有教养、优雅等等 。
然而弗洛姆认为 , 爱是一种能力 , 和任何技艺一样 , 需要后天练习 , 爱的问题不在于对象 , 而在于爱的发出者自身的问题 。
同时 , 短暂的爱(falling in love)和持久的爱的状态(being in love)也是有区别的 , 前者往往与性的吸引力相关 , 而后者才是需要学习的“技艺” 。
01
The Art of Loving , 中文翻译过来是爱的艺术 , 但实际上 , 弗洛姆的“art”具有更原始的“技艺”的含义 , 爱是需要理解、练习的一门技艺 , 和木工活、画画、弹乐器一样 。
既然爱是一门技艺 , 那么就需要和学习一门技艺一样学习爱 。
学习一门技艺通常需要学习几块内容:理论、现状了解 , 以及练习 。
爱也是如此 , 《爱的艺术》在说明爱是一门技艺之后 , 接下来阐释了关于爱的理论 , 现代社会中不完整的爱的现状 , 以及如何练习爱 。
弗洛姆|弗洛姆《爱的艺术》:爱是一种能力
本文图片

弗洛姆放在人类历史中考察关于爱的理论 , 他认为爱的理论其实就是关于人的理论 。
爱是解决人类生存问题的答案 。
人充满了不安全感 , 焦虑 , 害怕分离、恐惧等等情绪 , 这些情绪的根源是孤独 。
人用了很多方式去摆脱孤独 , 比如纵欲、集体生活 , 成立城邦、宗教组织、艺术创作等等 , 这些活动/组织都有助于人摆脱分离的状态 , 找到内心的和谐与安宁 , 忘掉周遭的外部世界 。
但这些方式都有弊端 , 比如纵欲的暂时性 , 集体生活带来的一致性服从 , 艺术创作只对少数人有效等等 , 而爱是唯一一个适用面广的对抗分离的方式 。
虽然弗洛姆在书中多次批判弗洛伊德 , 但他的进路其实是和弗洛伊德一样 , 都回归人的童年 , 从中找到成年人社会组织的结构的原因 。
弗洛姆|弗洛姆《爱的艺术》:爱是一种能力
本文图片

比如弗洛姆认为 , 母亲的爱是无条件的 , 父亲的爱是有条件的 , 只有当孩子完成了某项任务 , 或者符合父亲的某种要求 , 才能得到父亲的爱 。
宗教里上帝之爱就是父亲的爱 , 在宗教中上帝是抽象的准则的代词 。
虽然弗洛姆的这种分析并非无可挑剔 , 且不说母亲的爱是无条件的是否有根据 , 没有生物学理论表明生下来孩子就会分泌一种物质无条件爱孩子 , 要不也不会有那么多弃婴了 。 将社会的组织形式从童年中找到理由 , 似乎有些牵强 , 当然 , 这些并不影响弗洛姆“爱”的理论给人的启示 。
02
爱的对象除了孩子、上帝 , 还有自我 。
人们习惯于将对自我的爱等同于自私或者自恋 , 在西方甚至有一段时间 , 爱自己是有罪的 。
弗洛姆认为 , 爱自己和爱人并不矛盾 , 既然同样是人类 , 为什么爱别人就不能爱自己呢?
甚至可以说 , 爱自己是爱的基本能力 , 如果一个人不爱自己 , 也就不能爱他人 。
自私是爱自己的反面 , 自私的人并不爱自己 , 确切说他们不知道怎样是爱自己 , 自私只是掩盖他们的脆弱和无法对真正自我的关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