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骗子自述:我是怎么洗劫中国老人的!
文章图片
一家来自浙江温州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我就读的中医药大学校招 , 招聘面试官并没有告诉的是 , 这是保健品销售 。
与公司签约后 , 我和同伴们被温州总部安排在雁荡山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封闭式培训 。 这段培训“类似洗脑” , 每天早上5点起床晨跑、喊口号、户外拓展、分组竞争 。
培训过程中 , 负责人不断强化一个概念——公司卖的保健品只是个媒介 , 我们要给老人“带来健康和陪伴” 。
不断有公司“老人”讲述自己的经历 , 描述团队氛围好、上升空间大等一系列的前景 。 他们不过二十七八岁 , 工作不过四五年 。
一位女员工说她不到5年便实现了全款买房的小目标 , “我一个女孩子都能做到!你们男生凭什么不能?”
这句话如激将法一般激起了我们的斗志 , 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
更多内容↓↓↓1/101234567下一页培训过后 , 我又被送到义乌一家已经开了6年以上的“养生馆”去学习 。 在那里 , 有购买保健品长达5年以上的老人 , 有每年会购买数万元金额的老人 。 老人们甚至会非常仔细地给其他正在犹豫的老人分析 , 保健品到底有哪些好处 。
那些长期购买保健品的老人内心很可能并不认可保健品 , 但他们需要自我认同和自我辩解 , 当别人问起他保健品好不好的时候 , 为了维护面子 , 老人一定会说好 。 没有老人愿意承认自己傻 , “如果说不好 , 这不是打自己的脸么?”
我被公司洗了一遍脑 , 再被这些老人洗了一遍脑 , 对保健品的神奇疗效几乎深信不疑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保健品销售员要掌握的“话术”
2015年春节后 , 我和几位同事被派到浙江嘉兴“拓荒” , 要建立起一家新的“养生馆” 。
“养生馆”挑在了一个老小区 , 这里老年人多 , 全是目标客户 。 我们每天早上吆喝着拉老人来店中测血压 , 用很和善的语气和老人谈 , 老人是不会抗拒的 。 公司有专人培训保健品销售员的“话术” , 有一套理论和知识体系 , 这些是必须背会的 。
我们一般不叫他们爷爷奶奶 , 是叫叔叔阿姨 。 因为这样显得他们更年轻;
保健品不能说保健品 , 会说“保健食品” , 加上这个“食”字后 , 老人容易会对此放下戒备心……
聊天还是为了“筛选客户” 。 一盒保健品数千元甚至高达数万元 , 老人有没有钱 , 有多少钱 , 是不是自己管钱 , 都直接关系到他们能不能买得起保健品 , 买得起哪个价位段的保健品 。
为了研究顾客 , 我们每天晚上6点闭馆就会召开长达5个小时的会议 , 四五个人琢磨一个老人 , 专门针对他们的性格、家庭以及收入状况进行分析 , 并且制定第二天的计划 。 计划内容包括确定和老人下一步的聊天话题 , 有时候会细致到 , 见面第一句话和老人说什么 , 老人作出不同情况的回应后 , 又该如何应答 。
“养生馆”时常组织“养生会议” , 用鸡蛋、大米以及“生态养生杯”、“印度养生袜”这些生活用品吸引老人参加 。 “生态养生杯”是总部找厂商定制的 , 他们在给老人宣传时 , 只需要让老人觉得“这个杯子非常好 , 来了就免费给你” 。
“养生专家”善于调动现场气氛 , 制造病痛的恐慌 , 老人很有代入感 。 “养生专家”推销一款名为“纳豆”的保健品时说 , 这是中科院院士的研究结果 , 通过复杂的工艺流程提取了黄豆核心的粘稠物质 , 能够高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 最后 , 以退为进地说 , “如果有条件 , 可以尝试着吃一点 。 ”不直接劝老人买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异性|若一个女人,心里真的只有你
- |一个人后半生最好的活法:少期待,少比较
- |你给了我一个不幸福的童年,我就给你一个悲剧结局
- |霍启刚当议员一个月做工作总结,郭晶晶功不可没,发感言继续努力
- |一个女人,是否有福气,是可以看出来的
- 爱情|不要爱一个让你廉价的男人。
- |一个男人想你了,不会频繁联系,而会这样做
- 谷爱凌|现场采访谷爱凌:我不想做一个偶像,我想做大家的朋友
- 一个人的福气是靠自己去经营出来的
- |嫌弃一个人,是因为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