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谷爱凌 ins
2.科胡特自体心理学:「三极自体」
简单说来,人在自体结构上,需要实现以下三要素的平衡:
「被看见」(镜像移情,类似于温尼科特的「足够好的母亲」让孩子体验到的);
有一个可以让自己仰视的偶像(理想化移情,也就是在自体成长的过程中,有可以模仿和认同的自我理想);
建立起自己与偶像的相似感(孪生移情,也就是孩子内化偶像身上的特质,并成为自体的一部分) 。
温尼科特和科胡特都提到了,如何让孩子成为 ta 自己 。我个人觉得,这大概会包含以下这样的过程:
01
第一步:你的情绪和需求「被看见」
从孩子刚刚出生时身体的动能,包括心脏的跳动、手脚的舞动、抓握撕咬等(这个是温尼科特特别谈到的),到自发的需求和情绪的表达,都能够被「母亲」看到并回应,因为这份回应,而让孩子建立了最初的「主体感」 。即:一种「我存在」的感觉 。
这是一种相较之下,更外在的物理层面的「被看见」 。
随着孩子年龄的成长,ta内在的天赋秉性的东西会慢慢地呈现出来,也逐渐对父母有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父母的「镜子」是蒙上灰尘的,他们便也照不出孩子的本来面目 。
我们拿《红楼梦》里贾政和宝玉的关系来举例:
贾政因为宝玉抓周时尽抓些脂粉钗环而大怒,认为他长大后必为酒色之徒,便一直不喜欢他 。再加上宝玉对读圣贤书考功名的敬而远之,更是不时地被贾政责打 。

文章图片
?《红楼梦》
但是宝玉骨子里的那份对传统礼教的反叛和对功名利禄的淡然,在对待人和人的关系中,一种超越阶级的更平等的人性观,是贾政所看不到的,因为他自己心里没有 。怕是只有黛玉才是宝玉灵魂最深处的镜子,他们照见彼此 。
02
第二步:仰视,找到自己崇拜的偶像
如果说每个孩子都是怀揣着一颗潜力的种子诞生到这个世界上,那么,这粒种子到底会长成一棵橡树,还是变成一株雏菊,在刚开始的时候,谁都不知道 。
但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当内在的相似感被唤起以后,就会建立起一种更深的连接和碰撞,潜藏与彰显的碰撞 。此时,于一个孩子而言,便是找到自己可以崇拜的偶像和前进的方向(属于弗洛伊德超我概念里「自我理想」的那部分) 。
日本电影大导演黑泽明在其自传《蛤蟆的油》里就有类似的描述:
从小学时候的立川老师,到中学时期的小原老师和岩松老师,以及进入电影界以后的山本嘉次郎先生,不仅能够「看见」他内在的潜力,允许他犯错,充分地鼓励他发挥出自己的个性,同时,他们自身的人格品性里面的自由精神和独立意志,也像是黑泽明内心的「自我理想」,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文章图片
?同名电影《蛤蟆的油》
孩子,需要这样可以仰视的偶像 。
03
第三步:内化「偶像」与自己相似的内在品质
并不仅仅是仰视,并不仅仅是「追星」,更重要的,是能够内化这些「偶像」身上与自己相似的内在品质,激发自己潜藏的能量,让那颗种子能够一点点地生根发芽,并慢慢开始拥有属于自己的力量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罐头 过度无聊会使你变态?|每日罐头
- 父母|如果父母走了,兄弟姐妹也不亲了,主动做好三件事你就赢了
- 谷爱凌 3岁练滑雪,15岁拿世界冠军!天才少女谷爱凌,你为什么这么牛?
- 谷爱凌 你可以永远相信天才少女谷爱凌!
- 彩礼 男朋友说“以后买房只写你一个人的名字,彩礼也有”然而一直没兑现,这样的恋爱还要继续吗?
- 婚姻|《人世间》周家三兄妹的婚姻,告诉你女人幸福与不幸福的真正区别
- 婚姻|如果有一天,你的婚姻走到了尽头,一定要带走这四样东西
- 陈珊 《完美伴侣》告诉你,婚姻中,主内主外不要分工太极端,容易离婚
- 老人|你终究会明白,以下几类老人,会在不久后的未来,被儿女“嫌弃”
- 拖延症|当我拖延时我在想些什么?心理学:4种类型的拖延者,你是哪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