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01
【|“中年之后,竟活成了孔乙己”:人到中年的宿命,不过是这一个字】有道是“年少不知孔乙己 , 到老已是相似人 。 ”
年少之时 , 特别喜欢读鲁迅先生的小说 , 认为鲁迅先生笔下所刻画的人物 , 简直就是入木三分 。 只不过 , 我们却还是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是谁 。
尤其是读到《孔乙己》的时候 , 我就在想 , 这么迂腐的书呆子 , 为什么不去干别的事儿谋生 , 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呢?这种想法 , 持续了很多年 。
等人到了中年之后 , 再读《孔乙己》 , 只发现这位姓“孔”的主人公 , 并非是别人 , 恰恰是我们自己 。 那些读不懂孔乙己的人 , 最后都成为了孔乙己 。
没有读过《孔乙己》的朋友 , 应该会疑惑 , 这位孔乙己 , 到底是何方神圣 , 什么人物呢?
孔乙己 , 有着一定的知识以及才华 , 能写得一手好字 , 也算是有一技之长了 。 只不过 , 他自命清高 , 迂腐不堪 , 在苍白的世道中根本没有立身之地 。 到最后 , 只能散落于尘埃当中 。
或许 , 我们会嘲笑孔乙己 , 认为这种人不会转弯 , 根本没有谋生的精神 。 殊不知 , 他也只是一个缩影罢了 。 真正令他无奈的 , 其实是“世道”以及“生活” 。
人 , 无法改变现实 , 就只能接受现实 。 只不过 , 我们能坚持多长的时间 , 就看自己的本事了 。
本文图片
02
朋友张先生 , 40岁后就被人辞退了 , 如今闲居在家 , 根本不知道如何是好 。
其实 , 他是程序员出身 , 也算是计算机行业的“农民工”了 。 除了电脑编程 , 以及敲代码 , 其他的技术 , 他一窍不通 。
他的妻子叫他去干销售 , 虽然苦一点 , 但也总比闲居在家强 。 但是 , 他不干 ,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干销售 。
后来 , 他的堂兄叫他去送快递 。 由于堂兄自己开了一个快递点 , 所以他能够接纳他 , 就看他愿不愿意去工作了 。 最后 , 他还是没有去 。
为了这件事 , 妻子甚至还跟他吵了一架 , 说道:“我知道你是211出身的程序员 , 也看不起一般的工作 , 但你如今已经被辞退了 , 为什么就不肯屈尊去干活呢?不也能赚钱吗?”
听了妻子的话后 , 张先生摇了摇头 , 回应道:“我把半生的精力都放在程序上了 , 如今离开了键盘以及电脑 , 都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价值 。 也许 , 我已经被困在其中了 。 ”
张先生 , 其实是千千万万“中年社畜”的一个缩影 , 由于受到中年职场危机的影响而狼狈不堪 , 又不知道路在何方 。
本文图片
03
其实 , 这位张先生就特别像“孔乙己” , 有着一定的知识 , 但不懂得做其他的事儿 , 也不懂得变通 , 最后只能沦落到卑微的处境当中 。
以往看书 , 认为书中的人物都是虚构的 。 如今看这个世道 , 才发现一切都是真实的 。
有一个道理 , 我们要明白 , 书中的一切 , 都不是假的 , 而是真实的 。 或许在不久后的未来 , 我们也将活成书中人物的模样 。
孔乙己善良固执 , 苦读半生 , 却还是落得“穷死”的下场 。 这是一种不幸 。
上文这位张先生在计算机领域耕耘多年 , 把青春都浪费在了其中 , 最后还是被人踢出了局 。 这 , 也是一种不幸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本文转自:九派观天下温暖的火炉美味的烤鹅和面包慈祥的奶奶.|「冬日无闲·张掖青年禁毒在行动」 深夜,卖火柴的小女孩流落街头,陌生人的“零食”
- 莫文蔚演唱的《广岛之恋》中有这样一句歌词:“越过道德的边境 越是贪心不足的人,越是什么都得不到
- 莫言:这世界上什么“果”都有,就是没有“如果”
- 人老了学会“四不管”,会让你的心情无忧无虑度晚年
- 女人不要破坏这几处“上等风水”
- 异性|异性相处时,男生的这些行为“很加分”
- 原来,中年以后最好的“惜命”方式,并非养生,而是做好以下4点
- 你能走多远,看你的逆商就知道
- 有句话叫:“分手方见人品”。|分手后,真爱你的男人不会再纠缠你
- “人若害你,天必救你”:这些人,哪怕处于低谷,也能苦去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