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人世间》原作者梁晓声也在追剧,这是他想写给普通年轻人看的故事( 二 )


我们没有过那样的误解 。 父亲是典型的老工人 , 他经常会义务打扫公共厕所、走廊 , 不仅我 , 邻居们也都很尊敬他 。
梁晓声|《人世间》原作者梁晓声也在追剧,这是他想写给普通年轻人看的故事
本文图片

采访人员:这部作品里的哪些人物 , 有您的影子?
梁晓声:周秉昆和他的发小身上 , 有我下乡之前的影子 , 就是本能地知道 , 不管多么贫困 , 一定不能堕落 , 要恪守做人的原则 。 周蓉(小宋佳饰)身上有我成为作家之后的影子 , 主要体现在自由之精神 , 独立之思想 。 秉义(辛柏青饰)身上有我50多岁以后的一些影子 , 看问题更全面 , 逐渐没有棱角 。
梁晓声|《人世间》原作者梁晓声也在追剧,这是他想写给普通年轻人看的故事
本文图片

“我很喜欢周蓉”
采访人员:很多网友认为 , 周蓉作为唯一的女儿太自私了 , 十几岁为了爱情跑去贵州 , 后来又把女儿留给父母 , 还连累弟弟入狱 , 您怎么看?
梁晓声:原著中 , 周蓉代表了80年代初期新型青年的形象 。 我在小说中的笔墨更加集中一些 。 她有着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突出的教学能力 , 以及和导师之间不功利的师生关系 , 这些都非常难得 , 我是很喜欢周蓉的 。 电视剧因为篇幅限制 , 改编的时候对人物会有取舍 , 秉昆秉义不能舍 , 那只有舍周蓉 , 可能因此令观众对她产生一些偏见 。 我觉得看原著的人会很喜欢周蓉 。
梁晓声|《人世间》原作者梁晓声也在追剧,这是他想写给普通年轻人看的故事
本文图片

采访人员:电视剧有哪些改动令你印象比较深刻?
梁晓声:原著中其实多次写到秉义、周蓉给家里的经济支持 , 而且送钱是非常主动的 。 但是剧里对这一块没有呈现 。 我看剧的时候就在想 , 这可能是一个忽略 。
还有原著中 , 郝冬梅的父亲是一早就去世的 , 她的母亲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老干部 , 因此去“光字片”客观上就有困难 , 两家也是尽量通过儿女进行问候 。 剧里面做了改动 , 我也在想 , 郝父表现出那样态度的逻辑是什么?后来我想 , 他可能也是为了周家人考虑 。 两家人如果走动多了 , 在街坊四邻中传开 , 那么就会不停有人来托他们帮忙 。 长此以往 , 对周家更是一个消耗 。 所以郝父可能会想 , 干脆由他来承受这一切 , 避免更多的一些尴尬 。
观众看剧的时候 , 好像更看重家庭关系 , 父子、妯娌、亲家之间 。 但其实我更关注的是更大群体的命运 , 比如下岗工人的命运 , 比如那位想引爆自己给国家省下医疗费的患癌老工人 。
梁晓声|《人世间》原作者梁晓声也在追剧,这是他想写给普通年轻人看的故事
本文图片

采访人员:观众都在夸演员的演技 , 您怎么看?
梁晓声:演员都很棒 , 有些微表情我觉得都是有教学意义的 。
最令我惊讶的是那些配角 , 比如“六小君子” , 他们过年聚在一起边吃喝边议论的那些戏 , 我很惊讶地问导演他们是演员吗?这不是我质疑 , 恰恰是我给出的很高评价 , 他们完美地诠释那样一个年代普通工人的形象 。
梁晓声|《人世间》原作者梁晓声也在追剧,这是他想写给普通年轻人看的故事
本文图片

“我不提供成功的童话”
采访人员:《人世间》塑造了很多普通人 , 比如肖国庆 , 他下岗了 , 房子也没了 , 您上次和我说 , 一个人只要努力工作有原则 , 做一个好同事、好邻居 , 就能成为令人尊敬的人 。 这个基础还存在吗?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