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布 青春最难忘的记忆:勒布沟有个门巴族人叫贡布,我一直记得他( 三 )


文章图片
酒喝完了 , 贡布执意拉我去了他的家 , 他家和我们的连队都在南山梁上 , 只是我们在南山梁西端 , 他家在南山梁北边的末端 , 也是在半山腰上 , 因为中秋节 , 内心太需要一个家的感觉 , 也就随贡布去了 , 贡布家是石头砌的石屋 , 石屋的上面住人 , 石屋下面是养牦牛的地方 , 那些年 , 勒布的人民都是住的这样的房子 , 进了贡布家 , 家里很乱 , 但很温暖 , 有酥油茶桶 , 有火炉 , 有简陋的藏式家具 , 墙上挂着毛主席的像 , 当然也有一个活佛像 。贡布的妻子很热情 , 虽然她不会说汉语 , 但她不停的示意我坐下 , 并在小小的房子里忙前忙后的招呼着我 , 弄的我很不好意思的坐立不安 , 毕竟这也是我第一次塌进少数民族家庭 , 贡布用酥油茶桶打压着酥油茶 , 妻子卓玛再忙前忙后的拿茶叶 , 拿酥油 , 拿盐巴……酥油茶是用瓷质的刻满藏文化色彩的杯子装着 , 主人端上给客人 , 第一次喝酥油茶 , 我呡了一下 , 说真的 , 呡这一小口的味道实在太难喝了 , 根本无法下咽 , 贡布看到我的样子 , 慈祥的笑着说 , 你大口喝 , 喝几次就习惯了!然后给我讲酥油茶的很多营养价值 , 当我了解到酥油茶的珍贵价值 , 当我目睹门巴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 当我在万家团圆的日子是游子时 , 我听贡布的话 , 大口喝起酥油茶 , 喝完一杯 , 那种柔顺的口感 , 弥留的余香至今难忘 。虽然是节日 , 出连队的时间也不能太长 , 就也匆匆离开了贡布家回到了连队 , 连队晚饭加了餐 , 也自娱自乐的在小小的会议室点着无数支蜡烛举办了联欢晚会 , 这个晚归是难忘的 , 但贡布陪我度过的中秋更难忘 。
西藏是我们谁也无法割舍的土地 , 不管我们的西藏有多么险阻和曲折 , 驻守在那里的所有军民都在团结一致地守护着这片圣洁的土地 。那年的冬天 , 分裂分子把对城市的破坏转移到了边境 , 其所谓“雪山救国军”数千名敌对势力欲对我边防线进行破坏 , 局势紧张 , 敌暗我明 , 我边防军日夜设卡 , 所有山路 , 路口 , 百姓居住区域增加哨卡 。记得那天夜里 , 我执勤 , 在野外的山路路口 , 天空下着大雪 , 地上的雪快没到了膝盖 , 温度零下30度 , 我们穿着羊皮大衣 , 棉裤 , 保暖是相当好的 , 就这样还得在雪地里来回走动 , 不然会特别冷 , 甚至冻伤 , 正当我们在雪夜里紧绷着每一根警惕的弦时 , 有人踩雪的声音 , 紧接着在被雪照亮了的前方一个黑影走来 , 我们顺手把枪从肩上滑下 , 握在手中 , 当黑影快走进时 , 我们大声问其口令时 , 是我!我是贡布!哦 , 我听到的确是贡布 , 然后我走近他 , 这时我手中的枪还是握在手里 , 我问贡布 , 晚上出来干嘛?贡布也是颤颤的 , 不知道是紧张还是给冻的 , 贡布说我们所站的下面就是他家 , 的确我们就是在南山梁北端执勤 , 贡布说他从他家的石头窗子上能看到我们执勤 , 下这么大雪 , 太冷了 , 他送两个热水壶 , 顺手递给了我两个用毛布裹着的水壶 , 我把枪重新背挎在肩上 , 双手接过还是滚烫的两个水壶 , 贡布转身走了 , 我的视线却被他的背影模糊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