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姨|被忽视的你我:一个社恐者的自白

三姨|被忽视的你我:一个社恐者的自白
本文图片

卡尔?荣格曾说过:“人们会想尽办法 , 各种荒谬的办法 , 来避免面对自己的灵魂 。 ”
这种逃避有时候会伪装成“社恐”的样子出现 , 因为 , “社恐”本质上就是从内心深处害怕直面最真实的自己 。
尤其是在智能化飞速进化而新冠疫情肆虐两年之久仍未消失的当下 , “社恐”或许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现代人的时代“病症” 。
而我 , 便是“社恐”的一员 , 但我的故事还要从小时候讲起 , 或许你会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
1
对于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来说 , 我的到来从一开始就是不被欢迎的 , 因为父母期待的始终是一个男孩 , 而我的出生则意味着又要开始一次漫长的等待 。
因为不被期待 , 我自然也就变得“可有可无”、无足轻重 , 反正家里不缺女孩 。
以至于后来 , 当我三姨因为前面两个孩子都是男孩而一直希望能生个女孩时 , 父母便决定将我过继给三姨家了 。
于是 , 年仅一岁多的我便被送到了三姨家抚养 。 不过我在她家呆了没几个月 , 三姨便发现自己又怀孕了 。
据说当时她也纠结了一番 , 想着要是自己第三胎是个女孩的话 , 就没必要再要我了 。
犹豫再三 , 最后她还是把我送回了家 。
不过戏剧化的是 , 三姨的第三胎依然是个男孩 , 而她从此也没再提领养我的事 。
其实 , 有很长一段时间三姨每次见到我都表现得很冷漠 , 甚至是故意躲着我 。 一开始我还很困惑 , 以为是自己哪里不好遭人嫌弃 。
后来 , 当我的出生事迹被妈妈和奶奶以玩笑的方式说给我听时 , 我才稍稍理解三姨那躲闪的眼神和冷漠的表情背后可能蕴藏的复杂感情 。
然而对于当时年幼的我来说 , 要想理解和消化这些都太难了 。 我只是隐约地感觉自己可能是一个不被欢迎、人生可以被随意改变的孩子 。
这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模糊感知 , 一度让我感到非常恐惧——说不定以后因为什么变故我就会再一次被“送走”了 。
于是我在心里默默发誓 , 一定要做个值得被父母爱的乖孩子 。
懵懂的我天真地以为 , 只要我足够听话、努力 , 就一定能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和爱 。
我努力学习 , 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 在老师和同学眼里我是优秀的代名词 , 但在我的内心深处 , 我更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与夸赞 。
每次期末考试发布成绩 , 我都带着各种三好学生、第一名的奖状满怀期待地回到家 , 希望看到父母兴奋、喜悦的表情 。
然而记忆中 , 他们往往只是以一句不温不火的“哦”“不错”来回应我 , 接着便继续自己手头的事了 。
他们的冷淡让我一度非常失落 , 反而是经常闯祸、不爱学习的弟弟和叛逆期的姐姐 , 能得到父母更多的关心 。
三姨|被忽视的你我:一个社恐者的自白
本文图片

而我仿佛就是一个透明的“乖孩子” , 默默地躲在角落里咀嚼落寞的滋味 。 久而久之 , 我甚至开始怀疑 , 我这样拼命努力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我知道家里经济不宽裕 , 父母为一家人的生计常年奔波劳累 , 为了让我们吃饱穿暖 , 他们几乎已经付出了所有心血 , 仅剩的一点温情与爱可能都留给了家里唯一的男孩——他们一直期盼着的我的弟弟 。
父母经常对我说的是:“你最让人放心了”“你从不让人操心”……但我真的已经受够了他们这样对我说 。
我甚至会想 , 是我不值得被爱、被温柔对待吗?是我不配吗?难道真的只有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吗?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