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姨|被忽视的你我:一个社恐者的自白( 三 )


读书时如果上课迟到 , 我会一直在教室外面站着不敢敲门进去 , 因为怕成为老师、同学的目光焦点;
校园里远远地看到认识的老师或同学 , 会在距离允许的情况下调转路线 , 如果实在来不及便立刻低头看手机假装没看见;
工作后 , 每次部门聚餐 , 会提前几天开始焦虑 , 担心到时候大家各自聊天而自己落单;
公司下午茶 , 其他同事都很自然地享用 , 而我却担心别人的目光 , 宁可不吃也不敢去取;
上班乘电梯 , 因为害怕在从电梯这头走到公司的一段走廊上遇到同事 , 我会提前一层出电梯 , 然后走楼梯进公司……
因为害怕 , 所以选择逃避 , 我也因此逐渐成为“独行侠” , 独来独往 , 刻意避免与人产生联结 。
虽然这个过程中 , 我往往会伴随纠结、恐惧和讨厌自己的感觉 , 但我会通过“合理化”来进行自我防御和保护 。
所谓“合理化” , 是佛洛依德提出的一种防御机制 , 即通过对行为重新进行解释 , 而使其显得更加合理化、更易被我们所接受 。 我们通过劝说自己存在合理的解释 , 来为一个具有威胁性的想法或行为寻找借口或证明它的合理性 。 例如 , 一个被解雇的人可能会通过说那个工作并不好来进行合理化 , 吃不到葡萄的狐狸会说葡萄是酸的……
三姨|被忽视的你我:一个社恐者的自白
本文图片

我对自己的行为是这样进行合理化解释的:远离关系就不会暴露自己 , 将自己隐身起来是安全的 , 毕竟“他人即地狱” , 与其在关系中患得患失 , 倒不如远离人群 , 享受一个人的轻松自在 。
但“合理化”并不是一种成熟的防御机制 , 尤其当它失败时 , 我们便会被巨大的焦虑所击倒——我们会感到忧郁、没有价值和沮丧 。
显而易见 , 一段时间以后我的“合理化”机制就难以奏效了 , 因为成为“独行侠”后的我并没有获得期望中的内心平静与自我认可 。
相反 , 由于刻意拒绝融入他人 , 我和家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 职场里同事会觉得我冷漠不好相处 , 我的存在感越来越低 , 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差……而由此引发的自我怀疑与否定也越来越严重 。
总之 , 我活得更加拧巴了——一边害怕社交 , 一边被远离社交所困 。
4
随着社恐困扰的加深 , 我开始看人格心理学方面的书 , 期望从中寻找到答案 。
直到我读到《被忽视的孩子》这本书 , 我才了解到一个心理学概念叫“情感忽视” 。
三姨|被忽视的你我:一个社恐者的自白
本文图片

有过情感忽视的人内心深处会对自己极度不认可 , 会在沉默中不停地质疑自己 , 认为自己有不可饶恕的缺点和错误 。
书中 , 作者列出了二十二个问题 , 用来描述遭受过“情感忽视”的人在成年后的一些表现:
有时会感觉与家人和朋友格格不入
对不依赖他人感到骄傲,特别独立
不喜欢求助于他人 , 有事自己扛着
朋友或家人会抱怨你冷漠疏远
经常希望自己独处
暗暗地觉得自己可能是个骗子
在社交场合中会感到不舒服
对自己比对他人更严苛
拿自己与他人比较 , 并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有时感觉自己是个旁观者
相信自己是那种很容易过隐士生活的人
隐隐地觉得自己有问题
……
如果对这些问题中的大部分答案都是“是” , 那么很有可能遭遇过情感忽视 。
看着这一个个问题 , 我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答案都是“是” , 感觉大部分描述都精准捕捉到了当下我作为一个“社恐”的真切感受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