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昔日“第一狂”富豪,怒斥联想不要脸!如今怎么样了?( 三 )
多年后 , 有一位大富翁在自己的自传中提及这次事件 , 他向严介合表达了自己的尊重与钦佩 , 这个富翁的名字叫做 , 李嘉诚 。
文章图片
次年 , 严介合凭借之前的亮眼表现 , 南京市政府将所有的环城公路项目承包给了严介合 。 严介合小赚了一笔——八百余万 。 这让严介合的公司起死回生 , 可谓是“企业圣手” 。
严介合后来谈起此事 , 才说出真正的原因:“我们在南京没有背景 , 如果不亏钱 , 我们拿不到这个项目 , 我们靠不了别人 , 只能靠自己的工程质量来立起招牌 。 ”
就这样 , 严介合拿下了第一桶金 , 并在之后的承包合作中表现得很稳定——只会提前的工期与完美的质量让他接下了越来越多的订单 。 仅仅三年 , 他的公司便成为了南京市最大规模、最好口碑的建筑公司 。
但是 , 严介合的脚步并没有到此为止 。
文章图片
“无悔的企业家精神就是一部单车 , 上去就下不来 , 只能向前!一切问题都在前行中、发展中解决 。 ”严介合如是说 。
【中国昔日“第一狂”富豪,怒斥联想不要脸!如今怎么样了?】四
1995年 , 严介合投资1200万注册了太平洋建设集团 。 一个未来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就此诞生 。
在成立太平洋集团后 , 严介合开创了一种新型的合作方式——BT(build-transfer)模式 。 即“建设-移交”模式 。
文章图片
通俗地说就是 , 承包商先办事 , 事情办得不错 , 甲方再给钱 。 这一模式成为后来大型承包商与政府合作的常见模式 , 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完善 , 逐渐演变为PPP模式 。 严介合被称为是“BT模式的始祖” 。
这一模式的优劣很明显 。 风险都在承包商一方 , 承包商为了能利润最大化必然不会拖工期 , 而且能以更高的报价拿下订单 。
对于政府而言 , 以前的一些承包商卷钱跑路 , 之后工程烂尾 , 这个模式下能很好地规避工程烂尾的风险 。
缺点在于 , 这个模式对于承包商的融资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 。
而这 , 太平洋集团恰好有 。
1996年 , 宿迁市政府想修建一条市政府大道 , 不过当时宿迁市政府财政紧张 , 没有如此一大笔资金 , 在了解到严介合的BT模式后 , 立马将工程交给了他 。 严介合果断出手 , 按时按质完工 。 而宿迁市政府也在财政压力缓解后向严介合打款 。
BT模式的第一次成功让严介合尝到了甜头 , 并将这个模式复制到了其他地区 。 其他财政紧张的城市也采用此种模式既完成了基础设施的建造 , 又缓解了财政压力 。
“跟政府打交道 , 你要吃透它 , 知道什么能做 , 什么不能做 , 我悟出了一个道理:跟政府打交道没有风险 , 一旦能为政府分忧 , 你就能赢得政府的厚爱!”严介合在针对BT模式的演讲时如是说 。
文章图片
这种在当时特立独行的模式的加持下 , 太平洋集团如同滚雪球一般 , 发展愈加壮大 , 在中国规模庞大的基建事业中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
2005年 , 严介合高居胡润富豪排行榜第二 , 成为中国最大包工头 。 而2006年的“兰州新城”项目 , 让严介合又火了一把 。
2006年 , 严介合的太平洋集团参加了兰州的“兰州新城”项目 。 根据合同内容 , 太平洋集团需要在半年内完成推平700余座山的任务!平均下来几乎是四天一座山 , 面对这样旁人看来不可能的任务 , 严介合再次放出狠话:“太平洋集团 , 180天完工完全没有压力!”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体制里“年终奖”火遍朋友圈,见到年终奖金额后,老师:有钱景
- 粮油 中国粮油巨头:营收2262亿元,是茅台的两倍多
- 结婚 “媳妇,我妈带我妹去租房了,你回来吧”“不回了,卖房离婚吧”
- “愿你的生活常温暖,日子总是温柔又闪光”
- 《论语》里说:事父母 婆婆长期卧床,她的“凤凰男”老公却让她辞职回家照顾老人
- “职场潜规则”听懂多少看自己悟性!
- 老话说:“不到黄河不死心 和老公结婚后,婆婆一直在找茬,我该离婚吗?
- 蔡元培在《中国人的修养》里写道:家庭者 其实原生家庭的思想观念、三观品性,都会转移给下一代
- 你可能是个隐藏的“骗子”:为什么你总觉得自己不配更好?
- 中国古代十二个失传的黑科技,惊叹古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