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陕西法制网提起王冬红 1992年安徽农妇捡一女婴,靠拾破烂将其养大,今女儿送上双层别墅( 二 )


胡杏珍又要照顾孩子 , 又要照顾丈夫 , 地里的农活也不能落下 ,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人就瘦脱了相 , 医药费大笔大笔的支出 , 家里又没有更多的进项 , 胡杏珍现在回想起来 , 都不知道那段日子自己是怎么度过的 。
本文转自:陕西法制网提起王冬红 1992年安徽农妇捡一女婴,靠拾破烂将其养大,今女儿送上双层别墅
文章图片
在病榻挣扎了18个月的丈夫最终没有熬过这一关 , 撒手人寰 , 胡杏珍悲痛欲绝 , 他们互相扶持半生 , 骤然失去对方 , 她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办 , 甚至想到了轻生 。 然而女儿王冬红年纪还小 , 如果自己死了 , 女儿就真的没有依靠了 。
想到这里 , 原本畏缩的心重新变得坚定 , 胡杏珍摸着女儿的脸暗暗下定决心 , 一定要把这个孩子培养成才 , 安慰丈夫的在天之灵 。
含辛茹苦 , 成长路上磨难多
要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付出多少?
这个问题胡杏珍最有资格回答 , 女儿4岁失去父亲 , 母女二人相依为命 , 为了养活孩子 , 胡杏珍什么都做 , 她放下自己的尊严 , 每个村子挨家挨户捡破烂 , 这个来钱最快 , 捡满一麻袋 , 她就背在身上去镇里换钱 。
胡杏珍不舍得吃穿 , 生病了也不买药 , 攒下来的每一分钱都付出在王冬红身上 , 有一次天上下着瓢泼大雨 , 胡杏珍扛着垃圾实在走不动了 , 缩在路边昏昏沉沉 , 被镇上的居民救起带回家中 , 镇民给她吃喝 , 胡杏珍匆匆吃了两口 , 就小心翼翼的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塑料袋 , 询问主人是否可以把这些饭菜带走 。
“我不饿 , 闺女还没吃饭呢 , 想给孩子带点 。 ”
本文转自:陕西法制网提起王冬红 1992年安徽农妇捡一女婴,靠拾破烂将其养大,今女儿送上双层别墅
文章图片
她就是这样一点一点 , 用自己的努力给王冬红攒下了上学的学费 , 上学那天 , 胡杏珍把打了补丁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 垃圾堆里捡来的小书包缝缝补补以后给女儿上学用 , 她努力对王冬红露出一个笑容 , 让女儿不要担心家里 , 只要好好学习 , 万事有她 。
王冬红就此开始了自己的学习生涯 , 她天生聪颖 , 记事又早 , 村里人逗弄她的话都记在心里 , 也因此早就知道自己不是胡杏珍的亲生女儿 , 但王冬红十分孝顺 , 也懂得感恩 , 在她的心中 , 胡杏珍就是她最重要的人 , 她知道母亲的辛苦 , 很珍惜得来不易的上学机会 , 她也知道 , 只有上学才有机会改变现状 , 才能让母亲不再这么操劳 。
王冬红的信念坚定 , 在学习成绩上也是出类拔萃 , 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 深受老师的喜爱 , 担心自己会给妈妈增加负担 , 她除了必要的学杂费用也是能省则省 , 捡同学丢掉的文具和本子 , 拿蔬菜当早餐吃 , 好几次因为高强度的学习压力 , 王冬红昏倒在课堂上 , 老师把她送到校医室后 , 她又恳切的拽着老师的手 , 求老师不要告诉胡杏珍 , 她怕妈妈担心 。
“还在长身体的 , 早上就吃个蔬菜可不行 。 ”
本文转自:陕西法制网提起王冬红 1992年安徽农妇捡一女婴,靠拾破烂将其养大,今女儿送上双层别墅
文章图片
为了照顾王冬红的自尊心 , 老师和同学们都会主动用早餐换她的蔬菜 , 然而王冬红总会留下一半 , 她说家里妈妈不知道有没有吃过东西 , 她要趁着中午休息的时候带给妈妈去吃 。
王冬红记忆最深的还是一次开家长会 , 谈起这个 , 她就红了眼眶:“初中的时候 , 期末考了全班第一 , 班主任要开家长会 , 劝了很久妈妈才去 , 她说怕给我丢人 。 ”
苍老的面容和花白的头发 , 因为捡垃圾浑身散发的难闻气味 , 这就是本该颐养天年的胡杏珍 , 她欣喜于孩子的进步 , 又担心自己过去 , 会让孩子被别人笑话 , 面对王冬红的邀请 , 她眼睛亮起来 , 又迅速黯淡下去 , 抿紧嘴唇摇摇头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