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岛芳子 62岁老人北京怒拍桌子,我是川岛芳子妹妹,要么平反要么还我23年( 三 )


她总是乐观地鼓励自己,也想尽办法帮助别人,给别人带去希望和光亮 。
在三年自然灾害时,人人都很饿,监狱里也只能给每人发两个窝窝头,金默玉每次去打饭时,她就趁着大叔盛汤时,多数几个馒头 。
金默玉自己胃口小,两个馒头吃不完,她就把多拿的馒头,自己再分一个馒头给狱友吃 。
因为她的大方、睿智,狱友们亲切地称她为“金班长”,每每有好东西时,都会想到她 。
一年冬天,天特别冷,刮着大风,没有多余的柴火 。房子周边都是树,风一吹就会三三两两地掉树枝 。
狱友们放风时,看到树枝就走一步踢一步,等转到她房门口,一下子把树枝踢到屋里去,大家围着金默玉偷偷地乐 。
川岛芳子 62岁老人北京怒拍桌子,我是川岛芳子妹妹,要么平反要么还我23年
文章图片
就这样,金默玉用她特有的乐观和豁达,度过了那段最暗淡无光的日子 。
1973年,金默玉刑满释放,为了不给侄子侄女们增添麻烦,她选择了独自生活,去了天津茶淀农场,成为一名农场工人 。
7年过后,因长期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金默玉的脊椎骨有9节坏掉,还患有脊髓炎、腰肌劳损,不得不办理病退 。
04学校“金校长”
病退后,金默玉每月只有19.2元退休工资,经常看病吃花,她无法维持生计 。
恰逢国家落实平反政策,1979年,一辈子不求人的金默玉给邓小平写了一封求助信,希望能给自己一份工作 。
信中,她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并说道,“我如今已经干不了体力劳动了,但是还干得了脑力劳动,请给我工作,我还可以自力更生 。”
川岛芳子 62岁老人北京怒拍桌子,我是川岛芳子妹妹,要么平反要么还我23年
文章图片
信回得很快,并让她去北京落实平反政策,于是出现了开头的那拍桌子的一幕 。
随后,告别北京40年后,金默玉终于再次回到北京,成为北京街头市民中最普通的一分子 。
随着中日邦交关系正常化,往来越来越频繁后,日语的需要越来越大 。
1992年,74岁的金默玉老当益壮,把家中所有存款全部拿出来购买了书桌、教材等学习用品,开办了“爱心儿童日语班” 。
日渐开放的环境,教育事业的成功,更激起了她创业的激情 。
几年后,在金默玉的努力和奔走下,她又把“爱心儿童日语班”扩建成爱心日语培训学校,成为当时国内设施最齐全的民办日语专修学校 。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也成了令人敬佩的“金校长” 。
川岛芳子 62岁老人北京怒拍桌子,我是川岛芳子妹妹,要么平反要么还我23年
文章图片
多年后回顾过往,金默玉说她这一生做过最正确的事有两件:一是没有离开内地去海外,一是在监狱中没有陷害过任何好人 。
而她的爱新觉罗家族中,有的经不住人生起落放弃了生命,有的为了苟活远走海外,有的投降变节成了汉奸……
唯有金默玉改写了自己的人生,她所做的一切,早已让人们忘记了那个背负骂名的出身,留在人们心中的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 。
2014年5月,96岁的金默玉,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 。
从“十七格格”到“金老板”“金班长”,再到“金校长”,金默玉用一生向我们诠释了:“苦难可以压垮一个人,却压不垮一颗坚韧的心 。”
生活给了她一出悲剧,她却始终面带微笑,绝口不提苦难 。
她最喜欢挂在嘴边的是,生活有“喜怒哀乐”,但“怒”和“哀”应该放在心里,只有“喜”和“乐”才拿出来与人分享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