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在《过隙集》中说:“每日一念一事 饭局上,这4件事,最好别带到饭桌上( 二 )


你的“浮夸” , 也会给人留下“不可靠”“没底蕴”的印象 。
所以 , 别在饭局上只谈自己 , 招人嫌还不自知 。
曾国藩在《过隙集》中说:“每日一念一事 饭局上,这4件事,最好别带到饭桌上
文章图片
情绪“彻底大开” , 咒骂怨怼毫不顾忌
英国学者H.沃尔波尔有句名言:“这个世界 , 凭理智来领会是个喜剧 , 凭感情来领会是个悲剧 。 ”
有的人喝酒喝高了 , 喜欢在饭桌上 , 对曾经伤害自己的人大声咒骂 , 或嘲讽攻击 , 一腔怒火地倾诉着自己压抑的情绪;
可即便你是正义的一方 , 那也只是你个人的情感 , 没有人能感同身受 , 也没人真的喜欢 , 在大家一团和乐的饭桌上 , 听到负面的宣泄 。
你的这种行为 , 只会被人看成是心智不成熟 , 过于情绪化 , 让大家对你避之不及 。
已经有一些人 , 因为在饭桌上 , 不加约束地咒骂别人 , 而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我们也要吸取教训 , 不要贪杯多 , 也不要因一时得意忘形 , 而口不择言 , 酿下祸患;
时刻记得 , 谨言慎行 , 才是做人的根本 。
曾国藩在《过隙集》中说:“每日一念一事 饭局上,这4件事,最好别带到饭桌上
文章图片
强势劝人喝酒
古有诗人王维的名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 , 西出阳关无故人 。
简单两句话 , 饱含了对友人远去的依依惜别之情 , 劝君喝酒 , 是希望可以和朋友多待一会 。
可在中国式饭局上 , 劝酒不一定是受欢迎的行为 , 甚至会招人讨厌 。
有人就是从心里排斥喝酒 , 偏偏有人喜欢仗着自己的权势或财富 , 强硬地喜欢劝酒 。
同学小丽说 , 她曾经参加过一次亲戚聚会 , 席间家人请来了一位远方亲戚;
小丽不喜欢喝酒 , 在这位亲戚的劝说下 , 小丽喝完了杯子中的一半酒 。
谁知 , 亲戚却强势地挖苦她说:
“怎么 , 这大学生还不会算数啊 , 没全喝完啊!”
小丽吃软不吃硬 , 没再继续喝酒 , 但也憋得一肚子气 。
饭桌上 , 难免有人拿腔拿调 , 宣扬一些不喝酒就是瞧不上自己 , 不喝光就不够意思之类的场面话 , 强势得近乎“逼迫”别人捧自己的场 。
《雪中悍刀行》中 , 徐凤年曾说:
“酒品如何 , 劝酒劝不出来 , 至于劝别人喝的人 , 酒品更是不行 。 ”
所以 , 别轻率地总是劝人喝酒 , 这种越界和近乎“耍无赖”的行为 , 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 , 经常会让自己和对方都难堪;
写在最后: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 , 在饭桌上 , 还是不要做以上4件招人烦的事 , 这样才会让自己有良好健康的人际关系 。
曾国藩在《过隙集》中说:“每日一念一事 饭局上,这4件事,最好别带到饭桌上
文章图片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