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杜拉克思想的三大标签,“自我控制”是核心( 二 )


自称为“社会生态学家”的杜拉克认为:“社会生态学是一门实务 , 就好像医学或法律 , 或是自然环境的生态学 。 它的目的一方面是要延续和保存 , 一方面是要变革和创新 , 并在两者之间求得平衡 。 它的目的是在动态的不平衡中 , 创建一个新社会 。 只有这种社会才能同时具备稳定性和凝聚力 。 ”
自由而系统的创新
杜拉克管理哲学思想三大特色之三 , “重视创新” 。 杜拉克以“创新与创业精神”专书探讨 , 完全依据实务的原则 , 列出了创新的七种机遇 。 创新乃是透过有目的、有条理、有系统的手段 , 不是局部的创新 , 而是集体的创新 , 如:变革、转型、企业文化、创新的管理、创新的企业 , 亦即对社会产生重大的变革或影响 , 让社会因而受益、造福 。 杜拉克对创新的概念实际包含了“动态系统观和自由的理念” , 而创新之所以如此重要 , 乃是基于对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观察 , 以有目的地主动创新为新世界的秩序原则 , 取代过去以固定架构下的进步之秩序原则 。
研究发现:杜拉克的系统观不仅是以系统的方式由超系统的目的界定子系统的功能 , 而更以“超系统目的”和“子系统目的”的相调和为前提 , 而将员工的成就感列为企业的使命之一 。 为此 , 自由和系统观是一体的 。 这是为何杜拉克管理思想特别强调人性、尊重个人的原因 , 这也就是杜拉克称“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为管理哲学的真正原因 。
彼得·杜拉克思想的三大标签,“自我控制”是核心
文章图片
从知道自己的长处开始
直到95岁高龄时 , 杜拉克关心的两大课题竟然仍是“自我管理”与“非营利的未来管理” 。 “自我管理”要从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价值开始 。 大多数的知识工作者尤其必须这么做 , 他们必须让自己适才适所 , 做出最大的贡献 , 也必须学会自我发展 。 他们同时必须学会在可能长达50年的工作生涯中 , 保持年轻和活力 , 并且因应变迁而改变自己做事的内容、方式和时机——杜拉克语意中肯地倡导 。
首先要问自己的是“我的长处何在?”可以用反馈比较法找着 , 才能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 , 然后专注于长处 , 一辈子仅做一件事 , 如:熊彼特、安迪·格鲁夫、杰克·韦尔奇、比尔·盖茨、张瑞敏、王永庆等人物 。
对知识工作者来讲 , 问自己“我的做事方式如何?”为什么愈有才华的人往往最为无效?除了他无法领悟才华并不等于成就 , 其中的盲点 , 即在于不知自己做事方式如何?因为要了解自己的做事方式 , 首先要知道自己属于阅读型或倾听型 。 其次 , 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是如何来学习?像杜拉克通过写作的方式来学习 , 斯隆先生是在倾听他人的意见中学习 。 有些人更要听自己说话来学习;有些人通过实务学习 。
为了做好自我管理 , 要问自己:“我的价值观是什么?”因为要能在组织中发挥效能 , 个人的价值观必须与组织的价值观相容 。 而愈早厘清愈有助于自己的未来发展 , 因为价值观应该是最终的检验标准 。
“我有哪些长处?长处究竟是什么?我的做事方式如何?我的价值观为何?”之后知识工作者必须判断自己适合做什么?才有更好的绩效、更大的贡献、更高的成就与更强的满足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