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幸福感u型曲线”40岁是谷底。如何避免成为“不快乐的中年人”?( 二 )


Neugarten提出 , 时间视角的改变是中年期的主要心理特征之一 。 从前计量人生的方式是“出生以来的时间” , 进入中年后则转变为“剩下的时间”(Neugarten, 1968) 。 这种人生似乎变成“倒计时”的视角 , 让中年人的心态变得更悲观了 。
2.多重角色的挤压与随之而来的责任
Moen和Wethington(1999)认为 , 人们可能将中年看作是一个“履行一整套社会责任和个人责任的时期(enacting a full set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sponsibilities)” 。
步入中年的人 , 同时承担着“父母”“子女”“员工”等多重角色 , 以及它们所对应的责任 , 责任的累加可能让我们不堪重负 。 并且 , 来自生活的多重压力容易带给我们一种感觉:生活中充满了需要克服的困难 , 克服一个之后 , 还有下一个困难在等着 。
3.“可能自我”的减少
“可能的自我(possible selves)”指的是重要人生目标的拟人化代表(Markus & Nurish, 1986) 。 不仅包括了我们当下追求的目标 , 也包含了与目标相关的、期许中的未来 。
心理咨询师孙晴提到 , 人们在小时候会很快乐 , 是因为能感到自己的未来有很多种样子 , 生活是有希望的 。 这种希望感 , 不会被痛苦所摧毁 , 因为它来源于“未来的种种可能性” 。
而进入中年后 , 由于我们的社会角色相对固定 , 生活的可能性大大减少 , 我们能用来抵抗现实痛苦的希望感也就减少了 。
4.互联网会不断地让人感知到自己的不足
心理学家Stewart(2015)写道 , “你几乎不认识那些你在新闻推送中浏览的成功人士 , 但他们的影响力仍然足以让你自问:‘我是什么时候停止追逐自己的梦想、成为这个系统里无关紧要的一部分的?’ 在这样的不断对比中 , 即使是头脑最清醒的人 , 也会感到自己的不足 。 ”
这些让中年人不快乐的种种原因 , 使许多中年人在自己的生活里显得十分被动 , 久而久之 , ta们容易觉得自己是一个无力改变生活的弱者 。
心理咨询师杨睿认为 ,这种心态值得警惕 , 因为当一个人开始对自己设限和自我怜悯 , 可能会让ta对新事物提不起兴趣 。 而一旦人们对生活失去了探索的欲望 , 糟糕的中年生活很容易一成不变下去 。 (如何提高生活兴趣?请戳“没精力工作、游戏玩腻了 , 找不到对生活的兴趣 。 ” | KY研究:如何能“活得有意思”?)
因此想要变得快乐 , 我们需要先相信自己是有力量来改变眼前的生活的 。
|“人生幸福感u型曲线”40岁是谷底。如何避免成为“不快乐的中年人”?
本文图片

|“人生幸福感u型曲线”40岁是谷底。如何避免成为“不快乐的中年人”?
本文图片

生活是复杂的 , 每个人的情况或许都不太一样 , 我们很难找到一个普遍适用的最优解 。
在和咨询师探讨的过程中 , 她们也都认为 , 中年人的生活各有各的不容易 , 因此可能无法针对诸多现实的压力 , 给出一个灵丹妙药式的“解决清单” 。 但我们仍然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 , 做出一些改变 , 让自己的生活更快乐一点 。
Tip 1:放下那些拖着你无法向前的想象唯名论哲学家让·布里丹(Jean Buridan)曾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有时 , 自由意志反而会导致“无法作为”(inaction) 。 他认为 , 当“不确定性“和选项过多 , 我们反而会丧失选择和决策的能力 。
我们每放弃一种想象 , 就是在成长上向前迈了一步 。 如果着迷于种种想象 , 有可能反而让你陷入停滞 。
需要强调的是 , 这里我们想说的放下 , 是放下过去自己对自我的理想化想象 , 而不是放弃对未来的探索 。 所以 , 如果自己没有成为“年少时期待的自己” , 也不要自我责备 。 我们依然可以探索 , 自己能发掘什么新兴趣 , 在什么方面意外地有才能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