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完美主义是否与童年创伤有关?
如果有 , 先看到并且承认这份创伤 , 然后去疗愈它 。
当创伤疗愈后 , 拖延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新的习惯得到解决 , 甚至内心创伤治愈后 , 拖延问题会自然得到改善 。
当然 , 这需要一个过程 , 请允许自己慢慢来 。
本文图片
我们究竟是谁?我们到底要过什么样的人生?
平庸的大多数 , 如何去一砖一瓦地搭建自己的生活?
我或许在某个是这个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 除了我自己 , 谁也没有资格这样告诉我 , Anyone 。
爱是接纳所有的自己 ,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有些时候 , 在重新接纳原本被你所压抑的特质时 , 你会经历一些痛苦 , 无论这特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
并不是所有特质都会激起痛苦 , 假如你遇到这样的情况 , 一定要坚持到底 , 承受所有的痛苦 ,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
当你重复某一个字眼时 , 可能会感觉到愤怒、恐惧、羞耻、负罪感、快乐、兴奋等 , 这完全正常 。
只有接纳那些原本属于你的特质 , 你才能找回完整的自我 。
本文图片
很多人也许会想:“我懂得这样的道理还是改变不了 , 依旧焦虑痛苦 。 ”
这样的想法很正常 , 我们的感受和行为模式是在曾经的生活中反复体验形成的 , 很难通过懂得一个道理就发生改变 。
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只会说“好” , 不敢说“不” , 他就会压抑不少的东西 。 比如 , 没有满足的需求 , 没有表达的愿望 , 没有说出的话 , 没有表明的态度 , 等等 , 都压抑到内心深处去 , 就会成为情绪的阴影 。
阴影积累多了 , 一个人就被遮蔽了 , 他在阴影里看不清自己 , 也看不清别人 。
如果一个人太多用阴影看自己 , 就成了心理障碍者 , 他会常常折磨自己;
如果一个人太多用阴影看别人 , 就成了人格障碍者 , 他会常常折磨周围的人 。
如果一个人在阴影里 , 既看不清自己 , 也看不清别人 , 就成了精神障碍者 , 既折磨自己 , 也折磨别人 。
本文图片
直面心理学讲三样最根本的东西:一是关系 , 一是拒绝 , 一是觉察 。
关系 , 就是与好的东西建立连接;
拒绝 , 就是跟不好的东西斩断联系 。
这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需要发展的两种能力 。 前者说“好” , 后者说“不” 。
如果一个人不说“好” , 只说“不” , 也麻烦 。 这样的话 , 他在生活中会失掉许多的资源 , 因为他建立不起关系来 , 就没有了资源的渠道 。 他会变得很单薄、贫乏、封闭 , 也可能很固执 。
只会说“不”的人 , 是在关系能力方面发展受阻的人 。
因此 , 在人生成长上 , 需要有一个平衡;要达到平衡 , 就需要“觉察” 。
当我们更理解自己的模式后 , 我们还可以做更多 , 去内化这些道理 , 做出真正的改变 。
本文图片
追求完美 , 有时候是人生最大的迷障 。 ”
静下心刨除外界的干扰 , 我们就会明白 , 那些不完美的阴暗面 , 并不是我们的“敌人” 。
愈想搞清楚 , 问题愈“剪不断 , 理还乱”
对一切生活里已发生或未发生的事物 , 你终日奔命 , 劳神役形 , 以至于无暇体会那些经验带来的美好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我不会期待永远,但我会珍惜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天
- 长大以后才懂的句子 我不知道我怎么突然对你变得如此铁石心肠
- 布罗茨基说过:“勿让未来惊扰你 我们要接受自己的好,接受不一样的自己
- 纪实:癌症晚期的二叔,他不愿再接受治疗,绝食六天后离世
- 在最近比较火爆的电影《哪吒》当中有这么一句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 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命,但是我们可以掌握我们的运
- 儿媳|“你周末住我家,试试看能不能做我家儿媳”“阿姨,我不配”
- 我不配 “你周末住我家,试试看能不能做我家儿媳”“阿姨,我不配”
- |我,不完美,但理直气壮
- 上床 “最近很火的「泡良族」,你能接受吗?”
- 养老|73岁老人病床上发问:我不过是想多存点养老钱,为啥子女不理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