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合格,影响两代人

金庸曾如此评价《傅雷家书》:
“傅雷先生的家书 , 是一位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君子 。 ”
翻开被誉为“教育圣经”的《傅雷家书》 , 扑面而来的是傅雷对儿子事无巨细反复叮咛的绵密爱意 。
然而 , 傅雷也在家书中向长子傅聪道歉:
“孩子 , 我虐待了你 , 我永远对不起你 , 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
并自责“45岁之前没有觉醒父性” 。
这个世界上 , 大概没有一种感情 , 比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恨纠缠更复杂的了 , 翻译家傅雷也概莫能外 。
傅雷这一生铁骨铮铮 , 可谓是无愧于天 , 无愧于地 , 唯一有愧的 , 大概就是与他朝夕相处的家人了 。
父母不合格,影响两代人
文章图片
童年不幸 , 遗害两代
傅雷教子极严 , 有时近乎不近人情 。
他与儿子的关系 , 可以说是剑拔弩张 , 时刻充满着紧张与冲突 。
傅雷家规甚严 , 儿子的言行稍有违背 , 就轻则怒斥 , 重则痛打 。
傅聪5岁时在客厅写字 , 傅雷在旁吃花生 , 不知何事就火了 , “顺手抡过来蚊香盘 , 击中鼻梁 , 顿时血流如注” 。
傅聪犯了错 , 傅雷还会把他绑在家门口示众 , 只为让他长点记性 。
多年之后 , 已经蜚声中外的傅聪回忆起童年往事时仍感叹:
“爸爸打得我是真疼啊 。 ”
父母不合格,影响两代人
文章图片
对于傅雷的管教法 , 很多朋友不以为然 。
傅雷的至交好友楼适夷就暗自嘀咕傅雷的严厉施教 , 未免有些残酷 。
他感慨说:“傅雷的孩子们在他面前都小心翼翼、大气不敢出 , 只有等他出门了 , 才敢大声笑闹 。 ”
那会 , 钱钟书和杨绛是傅雷的邻居 , 常去傅家闲坐 。
杨绛称傅雷为“老傅” , 上海话听起来就是“老虎” 。
家中有客闲坐 , 傅雷自然是面上含笑的 , 但这笑脸是只给朋友看的 。
即便有客在场 , 傅雷也是板起脸孔怒斥孩子 。
如此僵硬冲突的父子关系呈现于来客面前 , 傅雷是不尴尬的 , 尴尬的是客人 。
他们局促地坐着 , 目目相觑 , 想劝又不敢劝 。
两个孩子成年后 , 朱梅馥曾请孩子理解如此暴戾的父亲 , 这是为什么呢?
弗洛伊德认为:
个人生活的不幸可以在其过去的经验 , 尤其是童年时期的经验中寻找根源 。
傅雷的暴戾 , 与他悲惨的童年经历是脱不了干系的 。
傅雷曾用八个字概括他的童年:“只见愁容 , 不闻笑声” 。
傅雷4岁时 , 他的父亲就因被人陷害入狱而去世 , 家中弟妹更因无人照料而夭亡 。
遭此大变 , 傅雷母亲常年以泪洗面 , 并将家道中兴的希望全寄托在了傅雷身上 , 对其要求相当严苛 。
傅雷温习功课不认真 , 母亲就把点燃的蜡烛头塞进铜钱方孔 , 贴在傅雷的肚脐眼上 , 烫得他哇哇大叫;
傅雷外面多玩了会儿 , 母亲将他绑住 , 要扔到河里去;
有次为了逼迫他上进 , 母亲竟以死相挟 , 试图在家上吊……
在严苛的管教中 , 傅雷固然打下了良好的学问基础 , 可也养成了暴躁易怒的脾性 。
导致成年后 , 他无法像丰子恺一样同孩子亲密共处 。
父母不合格,影响两代人
文章图片
父母不合格,影响两代人】他不由自主地复制了童年的不幸 , 无意识地将严苛暴戾的情感遗传给了儿子 , 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下一代的不幸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