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层次越高的人,越不爱热闹?( 二 )


那些没事就说勿忘初心 , 每天都要在朋友圈发九张图自我激励的人 , 八成是快走不下去了 。
03
参加过长跑的人们大都有体会:
在最困难的阶段 , 没有人去想什么名次、健身、女神的看法、自己跑的姿势是不是美观 , 也没有跑者在意围观人员的鼓励或者嘲笑 。
大致能想到的是这步迈好了 , 然后就去迈下一步 。
脑子里
一直想着下一步 , 全程也就跑完了!
有一个老宅男和学霸 , 他散步的时间甚至成了邻居们对时的标志 。
通常的情况是 , 当宅男出来散步 , 教堂的钟也就敲响了 , 这时候人们就知道已经下午3点钟了 。
据说只有一次 , 他看卢梭的《爱弥儿》入了迷 , 忘记出门散步 , 造成市民一片混乱 , 一致认为教堂钟敲错了 。
他散步的路径也是固定不变的 , 沿着小路走八遍 , 耗时一小时 。 甚至散步时穿的衣服都是一样的 , 并且在散步时不说话 , 用鼻子呼吸 。
这个人就是伊曼努尔.康德!
他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评》、《判断力批判》奠定了他在哲学界的地位 , 从而被誉为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 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和集大成者 。
尽管康德对人性的思索超过了他同时代甚至后世许多年的哲学家 。 但他一生却没有离开过住处格尼斯堡小城方圆40公里的范围 。
所以有人说:“康德所有的伟大历险都发生在他的头脑中 。 ”
04
海尔集团的CEO张瑞敏曾经说:
读德鲁克著作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
管理很好的企业总是单调乏味 , 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 。
他这句话和我们当时的做法恰恰完全相反 , 不要说海尔 , 当时所有的中国企业天天在想办法做一些激动人心的事情 , 比如说搞什么会战、誓师大会之类 。
德鲁克的说法和我们的做法完全不一样 , 但是我仔细一想他说的很有道理 。 企业里的
大多数事情都应该当作例行事务去管理
。 可是 , 当时中国的企业大部分都是碰到什么事就去解决什么事 , 没有章法和预算 。
一时的热血每个人都有 。
希望通过自己努力改变自我是每个人的梦想 , 但99%以上的人都是想想而已:热血过了 , 涛声依旧 。
所以我们的古人说 , 要立长志而不要常立志 。
没事儿的时候想一个远大目标很容易 , 想一百个也不难 , 难在有一个目标后能够去做下去 。
许多人是夜里做了许多梦 , 醒来还是在床上 , 最后却连床也不愿意起!
05
就像整天嘴里挂着创业的人其实是在秀创业一样 , 整天吆喝奋斗、学习、思考的人也是在秀这些他们没有的东西 。
真正有所追求并取得成就的人 , 日子远没有秀创业、学习和奋斗的人精彩和有趣 。
康德能够写出各种著作 , 需要做多少抽象、严谨和深入的分析才能表达出来 , 可以想见在他的大脑里面每天都是持续不停的运转 。
但人们看到的却是一个每天生活古板、从不旅行、生活无趣的宅男形象 。
但着只不过是我们的感觉 ,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过这类人的感受 , 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要比我们有趣的多:
为什么层次越高的人,越不爱热闹?
文章图片
“不断学习 , 积累知识 , 并将知识提高到教养与智慧高度的人 , 不会感到无趣 。 因为他们对所有事情的兴趣 , 都是一天比一天更强烈 。 即便他们所见所闻与他人相同 , 他们也能
从普通的事情中轻而易举地发现教训与提示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