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物整理咨询师:为逝者讲出未尽的话( 二 )


与许多同龄人一样 , 28岁前 , 西卡也一直在按照父母的指导生活 。 考一个优异的成绩 , 在写字楼的格子间 , 谋一份体面的工作 。 但重复的工作让她烦闷 , 几次生病更让她担心 , 如果有一天突然离开这个世界 , 自己能留下什么?
遗物整理咨询师:为逝者讲出未尽的话
文章图片
整理咨询师西卡:做遗物整理让我看到了家人之间更多的可能性 , 愿意大家在生命还在延续的时候 , 多花一些时间去理解和陪伴家人 , 大家能够不再只从至亲去世上 , 不要到那一刻再去痛了 , 早一点去接受死亡教育 。 死亡是什么 , 我们怎么样去面对它 。 遗物整理不是一件好像很冰冷、很恐怖、很悲伤的事情 , 其实也可以去为了 , 相当于反之 , 为活着的人做事情 。
去年夏天 , 西卡在上海接受了一份特殊委托 。 一位无儿无女的老人去世 , 为了确认是否有继承人在世 , 公证员找到西卡帮忙整理遗物 。 在那个光线昏暗的房间里 , 黑压压的一片书柜引起了西卡的注意 。 翻开一捆捆打包好的书和折叠的纸张 , 西卡找到了63封老先生弟弟寄来的书信 , 从1981年开始 , 跨越了26个年头 。
遗物整理咨询师:为逝者讲出未尽的话
文章图片
整理咨询师西卡:就相当于发掘出了活生生的人一样 , 突然就发现有一些证件 , 卡片这么大 , 上面有姓名出生年月 , 地址和信里的内容就对上了 。
信件一点点拼凑出弟弟的悲凉人生 。 他生于1937年 , 51岁时老来得子 。 不幸的是 , 这个被唤作小明的孩子患有自闭症 。 弟媳去世后 , 由他独自拉扯 。 西卡发现这些信时 , 弟弟已经去世了十年 。 公证员辗转多方 , 最后在北京的一家敬老院找到了小明 。
遗物整理咨询师:为逝者讲出未尽的话
文章图片
整理咨询师西卡:早期的信件字迹是很工整的 , 每每写到小明的一些经历的时候 , 他的字体是飞起来的 , 就能感觉出他心中的那团火 , 就是无处可发的状态 , 这个就是我说的 , 物品本身它是能说话的一个原因 。
西卡读懂 , 小明是老先生弟弟割舍不下的牵挂 。 征得有关方面同意后 , 她将老先生和弟弟的通信在上海一家自闭症友好咖啡店做成展览 , 赚到的钱作为经费全部捐出 , 定期请志愿者看望、陪伴小明 。 小明已经长成了一位30多岁的大龄自闭症患者 , 没有工作 , 经济来源主要是残疾人生活补助 。 通过志愿者的帮助 , 他和父亲、伯父 , 以一种特殊的形式 , 重逢了 。
遗物整理咨询师:为逝者讲出未尽的话
文章图片
整理咨询师西卡:他不太认识伯父 , 反应比较慢 , 但是看到父亲就是知道叫爸爸 , 他当时写了一封信 , 写爸爸我好想你 , 大概写了一整张纸 。
遗物整理咨询师:为逝者讲出未尽的话
文章图片
整理咨询师西卡:小明的父亲有一首诗 , 我在展厅粘上去的 , 标题叫《孤独·幸福》 。 孤独 , 是一个消极的词汇 , 幸福又是一个很积极的词汇 , 感受到矛盾的那种感觉 , 我觉得生命可能就是这样 。
两年来 , 西卡共完成十余起遗物整理 。
她更想推广每个人做好生前“遗物整理” 。
西卡的工作既告慰着逝者 , 其实更温暖着众人 。 人世间每天都有人离去 , 我们需要更多的西卡来帮忙 , 其实也需要西卡们教会更多的家庭去把这件事情做好 , 甚至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就把它做好 , 因为它就像是另一种留给世界、留给亲人的温暖话语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