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看看自我是怎么形成的 。
《她世界:一部独特的女性心灵成长图鉴》里指出,个体在与父母的无数次互动中塑造出“自我”,在父母的有条件或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中,个体以同样的目光和标准看待自身 。
一句话,早期“自我”的形成受父母的影响 。
文章图片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将“自我”定义为“一系列与自我相符的观点和信念的集合” 。它可以被归纳为这一问题:“我是谁?”作为个体,我的身份是什么?从这个问题出发,有哪些对自身积极或消极的主观判断?
“自我”通常分为三个部分:
? 自我形象 。即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方式 。其中身体形象施加重要影响 。
? 对自我的看法 。即我们的价值观和自尊 。
? 理想的自我 。代表着我们期待成为的对象和生活愿景 。
一个人的“自我”是怎样形成的?
罗杰斯指出,每个人早期的“自我”受童年经历和我们对这些经历的阐释所影响 。而对这些经历的阐释往往受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父母所影响 。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和塑造孩子的自我 。孩子会对父母的言论、判断和评价标准全盘接受,并将这些东西内化称为自己看待世界和解读世界的标准 。以此来达到取悦父母的目的 。
打个比方,父母的言行是孩子的一口井,孩子就是井底的那只青蛙 。你在井底看到的天空,就是父母“告诉”你的样子,你对此坚信不疑 。
除此以外,同学、老师、朋友都会对你的自我形成产生影响 。
自我怀疑来源于父母“有条件的爱”
在有条件的积极关注下,各种价值条件会以某种方式强加给儿童,为了被接受,儿童将会根据成人规定的是非对错标准塑造自己的行为,并在这一参考框架内采取行动 。——《她世界》,伊丽莎白·卡多赫,安娜·德·蒙塔尔洛
我们通常会听到父母这样告诉孩子,“只要你考了xx分,就带你去……”“只要你考了xx分,就给你买……”
以上就是所谓的有条件的积极关注,父母和子女的沟通方式通常是“只要……就……”
父母会设置明确的奖励,告诉孩子,只要他达到目标,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奖励 。
这种奖励看似有效,但是实际上孩子成为了被父母操纵的玩偶 。久而久之,孩子会对这种奖励失去兴趣 。
比如,我们跟女儿约定,她洗一次碗就可以得到2元钱 。开始她很积极去做,可是时间长了,就算给她10元钱,她也不愿意干了 。因为这在她看来,洗碗是父母要求她做的事情,不是她想要做的 。她虽然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但是她知道自己不想做什么 。
自我怀疑就是当你发现自己不符合父母的价值观和评判标准时,你会怀疑自己不是一个好孩子,不值得他们爱 。
多数人的自我怀疑更多是从离家求学,与父母保持一定物理距离后开始的 。我们的价值观更多地受到除父母以外的人和环境所影响和冲击 。而父母对我们的了解依然停留在我们离家前 。
一段时间后,当我们面临某些选择时,我们发现自己的认知和父母的认知存在差距 。这使得我们产生怀疑、困惑和焦虑 。
我们越来越不认可父母强加给我们的是非标准 。但是我们又无法知道哪个才是真正的自我 。
“听话”是为了生存
父母给你无形地制定了各种各样的评判标准,并不断地强化,告诉你听他们的话你就是好孩子,不听就是坏孩子 。
孩子的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跟父母和老师的一致,因此,孩子是好是坏,完全依赖于这些“权威人士”的评价 。为了“生存”,孩子也只能遵循这些“权威人士”定下的规则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梁正贤|忘记一个爱的人需要多久?这是最好的答案
- 傻子 一个有大格局的人:有自知之明、不爱占便宜、喜欢信守承诺
- 未成年人 华为回应未成年充值事件,没有证据证实是未成年人,因此无法退款
- 吴彦祖 《余生》杨紫病房外崩溃大哭:击垮一个家庭,这一件事就够了
- 分手|女生面对一个伤害你的男人,最好的报复是这样
-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没钱,而是把两个隐私告诉了外人
- 顾昕|同情归同情,可就算没遇到顾昕,葛玥这样的姑娘想婚姻幸福也很难
- |你生活的一大半烦恼,都因为没有弄清这个道理
- 恋爱|女人再爱一个男人,也别说出这些话,很容易“掉价”
- 周总理 别人台上领将军衔,他在台下站着,周总理问原因:没念到我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