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供 我在盒马当司机,才明白在上海送菜到底难在哪

在仓库拣了一天的货,之前还念叨“产品思维”和“中台战略”的程序员们就累崩了 。有人开玩笑:这比996难啊; 小区告诉司机邱克利:进了就别出,出了就别回 。他果然再没回成家,到现在只能睡在车上; 要防疫、要做核酸、要办证、要跟不同小区层出不穷的规定打交道,车要充电比人要睡觉还重要……送菜简直是过五关斩六将 。
在盒马,陈嫄 是第一个号召同事们动用私家车送菜的 。
半个月前,上海以黄浦江为界分区实施核酸筛查,然后是全城实施静态管理 。紧接着运力不足的消息就不断从各个盒马门店报至总部,不断有仓库员工、拣货员、快递小哥被封控在住地,部分满编状态下100人的门店,仅有不到20人能够到岗 。
陈嫄现在想起来觉得,当时就像身处战争片里的司令部,前线到处告急,请求支援的电话响个不停 。
在眼下的上海,用打仗来形容保供不算夸张 。原本是动动手指就能轻松完成的线上买菜,现在成了数百万家庭每天准点进行的军备竞赛——据说有人把筋膜枪压在手指上,顶住手机屏幕的购买键,马力调到最大,只为跑赢几毫秒、甚至几微秒的时间 。
菜其实是不缺的,缺的是物流 。线上平台的一单菜到达市民手上之前,要经过跨省运输、大仓、门店、小区4个环节,一个环节受阻,全链条停滞 。
在第一环的跨省运输,多数的菜已被挡在了门外,城郊的货场、仓库、集散中心全都堆得满满当当 。侥幸进入市区的菜靠的是市内物流,这个服务2500万人、原本每天产生1000万件快递的庞大网络,因为配送员不断被隔离、通行证数量极度有限,运力已十不存一 。
保供 我在盒马当司机,才明白在上海送菜到底难在哪
文章图片
上海,突如其来的保供压力都压在骑手小哥身上
前线不断减员,后方的参谋、干事、通信兵、甚至炊事员就得往前顶 。陈嫄拉上几个上海本地同事商量,组了个钉钉群,群名叫“有车的都去送菜吧”,还没在群里说话,提示音就响个不停 。
五分钟进了一百多人,从技术、产品、HR到行政前台、办公室司机,不同工种将近20个,他们大多是点头之交,除了都在同一家公司、都有沪牌车,几乎没有其他交集 。
共同点是,这些人都没在一线干过配送 。大家一开始想到的是“优化” 。似乎人人都觉得,平时积累的产品思维、组织效率方法论等等,在配送这块一定有用武之地 。还有人提出了“中台战略”,送货的算前台,调度采购算中后台,总之是摩拳擦掌 。
很快,群里扔进一张Excel,任务和环节拆得很细,采购、调度、订单优化、搬运、送货,大家要做的就是在每个岗位填上自己的名字 。平时,这种人是要被吐槽卷王的,此刻人人唯恐不卷,Excel很快密密麻麻,除了HR樊晓洁都填了 。
樊晓洁三连问:“你们的48小时核酸结果出了吗?小区全阴吗?商委颁发的通行证办了吗?”
全域静态管理后,上海所有机动车原则上禁止上路,除非以上三个条件全部满足 。这三连问瞬间问倒了绝大多数,群里最后只统计出了16辆符合所有条件能动的车 。
16辆车,相比盒马在上海的用户规模,看上去杯水车薪,但涉及到紧急物资如药品、婴儿奶粉,每多一辆车,就能多解决几十个家庭的问题 。
保供 我在盒马当司机,才明白在上海送菜到底难在哪
文章图片
4月6号的车队出车单,当天有16辆车跑在路上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