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创业10年,熬过九死一生( 二 )
但后续这些书店都没有坚持下来 , 有的是因为项目合作到期 , 有的则是受疫情影响等因素 。 总之 , 结果就是 , 2018年起 , 我们开始陆续关店 , 去年还剩三家店 , 今年只剩下我最早开的这一家了 。 每次鉴于资金和运营的压力 , 要关掉一家店的时候 , 都会非常痛苦 , 但也是无奈之举 。
就连仅剩的这最后一家店 , 生存也是岌岌可危 。 我身边一直有人对开书店这件事儿持质疑态度 , 不少人是“善意的提醒” , 说也不赚钱 , 可以先把书店关了 。 但这家书店从一开始就有一定的公益性质 , 开得时间长了 , 在南京也有一定公共价值和意义 , 不仅是我 , 很多人都不想让这家书店就此倒下 。
文章图片
二楼南书房和读者的互动受访者供图
我去年曾在年初和年中两次通过二楼南书房的公众号发布求助信 , 希望通过朋友圈扩散 , 有一批愿意支持南书房发展的读者 , 能提前储值会员卡 , 或者“每月支持一小时”(每月承担1小时的店员工资 , 12个月合计起来是239.9元) 。
很多曾经的读者都还记着书店“不灭的理想 , 不关灯的书房”这一愿景 , 要么几十元、几百元的充值 , 要么帮忙转发朋友圈 。 两次总共筹集了二十万左右资金 , 能基本覆盖去年一年的开支 。
文章图片
读者转发“二楼南书房”求助信受访者供图
但书店要经营下去 , 不可能一直靠求助 。 先储值、后消费的预付费模式 , 也不能过度使用 。
我已经最大程度的削减开支 , 我们小团队规模最大的时候 , 有20多个人 , 但现在只剩下三人 。 书店的店员从最开始的专职 , 转为现在的大学生兼职 。 书店运营时间 , 也从24小时转为10时-22时 。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疫情下的不确定性 。 这家店一年的运营开支大概二十万左右 , 只要能开业 , 就能支撑下去 。
开书店这几年 , 确实也踩了不少坑 。 最大的教训就是 , 千万不要盲目扩张 。 一些做企业的朋友 , 也常常提醒我这一点 , 但人总是要撞了南墙才知道回头 。 疫情之前 , 二楼南书房也只是能刚刚维持盈亏平衡 , 当疫情突袭后 , 以前的表面繁荣就像泡沫一样一戳就破了 。
这几年下来 , 别说赚钱 , 我自己搭进去了不少钱 。 但要想完全放弃 , 是不可能的 。 我2010年从原来的法务经理岗位上离职之后 , 因为有一定的积蓄 , 就没有再找工作 , 日常生活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 , 会和朋友一起组织文化活动 。 因为这件事儿 , 于我而言主要就是兴趣所在 , 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说 , 是自我实现这一层 。
虽然目前开书店在疫情反复的态势下 , 很难行得通 , 但我也在尝试转型做一些新项目 , 比如把书店的咖啡产品单独拿出来 , 开咖啡馆 , 现在开到了景区 , 接下来还考虑与高校合作 , 或者让我们的书店品牌与一些咖啡品牌合作 。
创业不能只靠一腔热血 , 第十年我开始主动补课
李柏稼|36岁武汉快餐品牌米国煲仔饭创始人
走到创业第十一个年头 , 经历了餐饮行业最艰难的两年 , 恍然若失 , 这一路上 , 很多精彩的故事没来得及被记录 。 于是 , 今年以来 , 很多朋友在朋友圈看到了我的“创业日记”视频 。
文章图片
今年开始 , 我用“创业日记”记录个人经历
我希望自己经营一个餐饮品牌十年的经验 , 能带给企业以外的人一些提示 , 哪怕一点小小的帮助 。 日记刚更新到第三期 , 就有许多四面八方的陌生人找到我 , 有投资人、有加盟商 。 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经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原来很多道理我们早就知道了
- 我的牵挂!
- 人生由我(一)充满爱与冒险的童年
- 无论如何 我们的内心,一定会因为那点点的星辰而生出不竭的勇气
- |“念北大”和“上职校”的孩子,10年后差距有多大?现实打脸父母
- |你若懂得,我便心安
- 恋爱|不要和穷人谈恋爱
- 有时 最好的作品,不在别处,而在于你我最深邃的本心
- 岁月改变了我们的容颜 爱你,是我心底永远抹不去的秘密
- 记得去年有一次我们去外面K歌 人际交往中,如果遇到一个陌生人,你会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