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残奥会|向阳而生逐光而行——冬残奥会“三冠王”杨洪琼专访( 三 )


体育教会了杨洪琼“人有无限可能” 。 在那一段处于低谷的日子里 , 她也时常想起自己的过去 , 想起了那个曾经把自己封闭了多年的孩子是怎样重新走出“心门”的 。
杨洪琼从失利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
重上训练场的她 , 把得失看淡 , 敞开胸怀去接纳得与失 , 训练成绩越来越好 。 征战冬残奥会前夕 , 在队里开展的几次滑雪测试中 , 她的成绩3次获得第一 。
高光时刻
有了强大的祖国
才能实现梦想
冬残奥会|向阳而生逐光而行——冬残奥会“三冠王”杨洪琼专访
本文图片

“祖国万岁!”“我深深觉得能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 , 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 ”“有了强大的祖国 , 我们才有机会、有底气在国际赛场上实现梦想 。 ”……这是杨洪琼发自肺腑的声音 。
3月6日 , 在北京冬残奥会越野滑雪女子长距离坐姿组比赛中 , 第一个冲过终点线的杨洪琼情不自禁地振臂高呼:“祖国万岁!”这是她最真诚的情感释放 , 在她心里 , 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自己的成就 。
杨洪琼是一个有孝心的女儿 。 拿到第一枚金牌的当晚 , 她打电话向父母报告喜讯时说了一句:“今后 , 我可以养你们了!”
冬残奥会|向阳而生逐光而行——冬残奥会“三冠王”杨洪琼专访
本文图片

“面对强大的对手 , 在赛场上出发那一刻 , 我就没有考虑自己是否能得冠军 , 只是不断鼓励自己 , 努力做好每一个动作 。 ”杨洪琼说 , 对于这次冬残奥会上的成绩有点出乎意料 , 或许是自己心态比较好 , 控制好了滑雪的节奏 , 只要努力就行 。
“只要努力就行 。 ”就是这样一句简单的话 , 让她拼出了高光时刻 。
冬残奥会|向阳而生逐光而行——冬残奥会“三冠王”杨洪琼专访
本文图片

她包揽了女子越野滑雪长、中、短距离(坐姿)比赛三项金牌 。 没有参加冬残奥会开幕式的她 , 心里有些许遗憾 。 闭幕式上 , 她以旗手的身份参加 , 当鲜艳的旗帜在自己的轮椅一侧高高飘扬时 , 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 当得知自己要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代表冬残奥会体育代表团发言时 , 激动、自豪难以言表 , 她说:“在那个神圣而光荣的时刻 , 我不仅仅是代表自己 , 更是代表了所有参加冬残奥会的运动员们 。 正是祖国的繁荣富强 , 能够给予像我一样的残疾人运动员参与冬奥赛事的机会 , 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运动员有机会、有底气在国际赛场上实现梦想 。 ”
温暖时刻
回家的感觉真好
冬残奥会|向阳而生逐光而行——冬残奥会“三冠王”杨洪琼专访
本文图片

和煦暖风中 , 杨洪琼载誉回到了阔别4年的家乡——曲靖 。
“娘家人”的细心呵护 , 干净的街道 , 清新的空气 , 绽放的鲜花 , 无论是看到的还是感受到的 , 温暖包裹着她的心 。
吃上了念念不忘的辣子鸡、小锅米线 , 喝了家乡的魔芋胶 。 回到家乡的感觉 , 真好 。
还记得那一天 , 在罗平县城 , 快要见到日夜思念的父母时 , 她推轮椅的速度比平时快了许多 , 离父母还有半米的距离时 , 她一把抱住父母 , 哽咽起来 。 母亲抚摸着她的头 , 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
家乡人民以最热情的礼仪欢迎“女儿”回家 。 她跟乡亲们热情挥手、拥抱、互动 。 “洪琼姐姐 , 你是我们的榜样 , 我们一定像你学习 。 ”热切的赞美不绝于耳 。 她深情地说:“我这一路走下来 , 身后有千千万万的家乡父老在背后默默地关注我、支持我、鼓励我 , 让我在外面不孤单 。 我拿到金牌后 , 乡亲们为我自豪、为我骄傲 , 其实这不光是我一个人的荣耀 , 这也是属于家乡人民的荣耀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