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为什么才是一个人的存在感呢?我想 人性博物馆之有时自卑( 三 )


作者:黎荔为什么才是一个人的存在感呢?我想 人性博物馆之有时自卑
文章图片
当然 , 不管平时多么自信满满 , 在这个世界上总是有人让我们变得自卑 。 你越不喜欢一个人 , 你越能够信心百倍 , 轻而易举的吸引他 。 强烈的欲望和患得患失 , 会使人丧失了爱情游戏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漫不经心 , 你如被人吸引 , 就会产生自卑情结 , 因为我们总是想把最完美的品质赋予我们所深爱的 。 连一代才女张爱玲也逃不过 , 因对一个人心生爱慕而“卑微” , 这个傲视天下的女人自从遇见了胡兰成 , 就变得很低很低 , 一直低到尘埃里 , 但心里是欢喜的 , 并且在那里开出一朵花来 。 当才女芳心被情场浪子所俘获 , 她“自卑”到甚至在与胡兰成的相处中 , 退而求其次 , 压根不谈名份 , 甚至对胡说出“你将来就只是在我这里来来去去亦可以”这样的话 , 张爱玲一腔柔情、真心爱过胡兰成无疑 。 这就是佛经里所说的“由爱故生忧 , 由爱故生怖”吧?无论是爱情亲情 , 挖到深处 , 都有一重自卑又恐惧的底色 , 这重底色在特定的情境里被触发 , 它使人痛苦又依恋 , 互相折磨又互相不舍 。
本来在中国 , 我们作为普通人多多少少都有点自我贬抑 。 因为 , 长期以来 , 我们一再被叮咛:个体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 , 任何重视或放大个体的做法皆自私可耻 , 惟国家和集团利益至高无上 , 为了“大” , 必须时刻准备牺牲“小”……“皮之不存 , 毛将焉附?”作为“毛”的个体天然就披覆着一种自卑 。 我又作为并不那么年轻的中国女性 , 自卑感当然也是我时常能够体验到的一种人性特征 。 不过 , 当揭开人性内在深层的行为特征 , 我发现 , 人类中的每一个人 , 不管是排斥拒绝还是躲避逃跑 , 人人具有这种隐藏很深、伴随一生的人性特征 , 只是很多人没有深刻意识到或者完全不知道而已 。 不自卑 , 也不自大 , 而是拥有与自身相符合的自信 。 说来容易 , 做起来何其之难 。 哲学家叔本华曾有一句名言 , 说“生命是一团欲望 , 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 , 满足便无聊 , 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 ”我觉得可以套用这个句式 , 来结束今天这篇文章 , “人总是看不清自己 , 有时自负 , 有时自卑 , 人生就在自负与自卑之间摇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