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为什么才是一个人的存在感呢?我想 人性博物馆之有时自卑( 二 )
文章图片
还有许多从内在生起的强烈自卑感 , 是被外部的社会评价挟持所致 。 古老悠远的乡村在高楼林立的大城市面前 , 尘土满面的行人在疾驰而过掀起漫天尘土的豪车中人面前 , 坐在路边摊吃一碗麻辣米线的人 , 在金堂玉马吃鲍翅燕窝鹅掌的人面前 , 大多都充满了自卑感和危机感 。 跳出输赢和计较 , 谈何容易 。 在人类的内心中 , 只要认为自己比别人优秀 , 就会产生一种优越感 。 反之 , 如果感觉自己不如别人 , 就会怀有自卑感 。 人类是群居的社会动物 , 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要在和他人作比较的过程中 , 进行自我评价 , 确定自己的社会价值 。 比较的对象可能是任何人 , 比如上司、身边的人等 。 另外 , 比较的内容也非常广泛 , 不仅包括学历、收入、职位等可比性比较强的内容 , 也包括和恋人之间的感情、亲子关系等很难区分优劣的内容 。 总之 , 就是想到什么便比较什么 。 心中怀有自卑感的人 , 总是过分在意别人的眼光 。 对比较的结果 , 有时他们自己就直接说出了自卑的评价 , 但有时 , 如果是别人作出否定自己的评价 , 那么就会激起他们的对抗意识 , 以过度自尊的方式进行自我防卫 , 而且会和对方一直比较下去 。 自卑有时是一种不能自己帮助自己的无奈;自卑有时是自己实力不够时的软弱;自卑有时是遇到强势对手的害怕;自卑有时是面对挑战的逃避和退缩;自卑有时是羡慕强者轻视自己的沮丧;活在这个人人竞争的社会的麻烦之一 , 就是无法克服的自卑行为和自卑感 。
【作者:黎荔为什么才是一个人的存在感呢?我想 人性博物馆之有时自卑】在中国 , 有一种异常苛刻的社会评价是针对于女人的年龄 。 中国文化中对女人的年龄有一种贬低的态度 , 最常见的就是说女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贬值 。 我觉得这是中国男人一种自卑的表现 , 他们可能在同年龄的女人面前很自卑 , 永远的幻想对象是18岁的少女 。 似乎只有在18岁的未经人事的少女面前 , 他们才有自信 。 就算是年龄很大的那种男人 , 还会威胁妻子说“跟你离婚 , 去找个年轻的” 。 这只能说明中国男性的审美是很狭隘的 , 只喜欢胶原蛋白满满的白幼瘦秀小女孩 , 而不能欣赏如大江大海一样自由而广阔的女性 , 生动、鲜活、泼辣、才华 , 其灵魂的迷人远在皮囊之上 , 因为 , 那是他们驾驭不了的、驯服不住的 。 中国男性追求爱情要一劳永逸 , 不需要格外经营 , 对他们而言 , 最好就是选择一个平淡易驯的配偶 , “作”是最大的麻烦 , 不过是想要一个居家的良伴而已 。 有着旺盛生命力的女性被中国男性贬斥 , 讽刺 , 挖苦 , 因为他们容不下不符合他们单一枯燥的审美标准的人 。 因为这种目盲 , 年轻时 , 男人看女人 , 只能看见白幼秀这些择偶标准的体现——跳不出天下所有雄性动物的梦想 , 年龄大了以后 , 男人看女人 , 看见的只是勤劳朴素、持家能手这些黄脸婆的优点 。 于是 , 在我们的社会中 , 充斥的都是“男人三十一枝花 , 女人三十烂茶渣”、“大龄剩女”这些很恶毒的流行语 , 这些话语的流行和天经地义 , 让每个女人都怕老 , 觉得自己的社会价值越活越走低 。 女人的自卑哄抬了男人自我感觉良好的市价 。 老婆天天防火防盗防老公出轨 。 被老婆保卫得严 , 男人忘了自己姓甚名谁 , 就算没有尝试过 , 但也幻想勾搭别的女人如探囊取物一般轻松 , 其实完全是假象!中国两千多年的男尊女卑、“男主外 , 女主内”的思想已经成为一种模式 。 这种文化模式和旧观念不仅为男性所肯定 , 也深深影响女性对自身的估量 , 沉淀为女性一种深层的自卑心理意识 , 被女性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 不少女人也认为男人就是比女人强 , 甘做配角 , 自动放弃与男性的竞争 。 正如刘晓庆所感慨:“中国女人放弃自己太早了 。 年过二十五不再谈青春 , 年过三十不再谈年轻 , 年过四十不再谈姿色 。 见到人形象好评价就是:呦 , 都这岁数了 , 真不容易 。 在传统观中 , 女人年龄稍长 , 就不该美好了 。 女人自己也接受这样的心理暗示:老啦 , 不行了……”我欣赏刘瑜有句话:“一个30岁以上的女人为自己的年龄而自卑 , 本质上是在迎合男人的世界观和审美观 。 我不能让他们得逞 。 ”一个女人的气象 , 是从拥有高级的年龄观开始 。 其实 , 只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 身上就一点也没有年龄感 。 因为 , 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人 , 无所谓哪个年龄感 。 对于眼角的皱纹和初生的一茎白发 , 没有太惊慌 , 也不想拼命掩饰 , 来来 , 没有自卑感的人 , 对于别人的厚爱和摒弃 , 没有那么在乎 , 不拧巴 , 也不逢迎 , 就是自自然然地生活在这个自己必须要生活在世界上 , 唱好自己的歌 , 做好自己的事 , 可不就开心了么?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作者:黎荔曾有一则消息引发网络热议。|怎样去直面空心病?
- 作者:黎荔有时豪放 人性博物馆之有时细腻
- 作者:黎荔一颗在浩瀚的宇宙中漂浮亿万年的彗星 我们在另一个时空纬度见过吗?
- 作者:黎荔我们痛饮了大地的朝露却是以自己的鲜血换来的那千遍焦焚了的大地啊因我们依然活着而...|在中国的大地之上
- 人民日报:为什么要多读书?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 作者:黎荔美国诗人沃莱斯?斯蒂文斯(WallaceStevens)有一首诗叫《黑暗的统治...|孔雀的叫喊
- 作者:黎荔或许 岁末看清时间的模样
- 作者:黎荔读作家张宗子的《书时光》 你以为的过程,其实是归宿
- 作者:黎荔又是黄昏了 交大的冬叶
- 婚恋|四个字,当下最流行的择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