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具陈根:蕉下启动赴港上市计划,3%的研发撑起一片天( 二 )


伞具陈根:蕉下启动赴港上市计划,3%的研发撑起一片天
文章图片

贵没有贵的道理
蕉下的“火”看起来是名副其实 , 但实际上 , 动辄百元的小黑伞 , 却并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盈利理由 。
防晒产品 , 能防得住晒的才是好产品 。 公开资料显示 , 蕉下在中国共拥有123项专利 , 对外输出的自研科技则包括AirLoop面料、原纱防晒技术、L.R.C涂层技术、全向推拉蜂巢技术、静音蜂巢技术以及FlexCore轻量鞋底技术等一系列自研技术概念 。
以L.R.C涂层技术为例 , 蕉下官方介绍 , L.R.C涂层是蕉下自主研发技术 , 成分由聚氨酯、金属钛氧化物和复配型光稳定剂组成 , 能阻隔99.9%的紫外线 , 以达到UPF50+的效果 , 并且拿到了防晒小黑伞LRC涂层喷涂控制系统软件著作权 。 但《港湾商业观察》发现 , 市场上标注具有UPF50+防晒效果的伞具定价大多位于20-50元 , 对比来看 , 蕉下的防晒伞价位大多在200元左右 。
而从一些博主的测评数据来看 , 在长度和重量方面 , 蕉下的伞更轻更短 , 更便于携带 , 蕉下面部位置UVA阻挡率达到99.9% , 天堂伞UVA阻挡率为99.8% , 太阳直射伞面30分钟后 , 蕉下伞可以降温3.4摄氏度 , 天堂伞可降温2.4摄氏度 。 就从这两项对比来看 , 似乎蕉下的黑科技优势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明显 。
此外 , 与高调的黑科技口号相比 , 招股书中低研发投入 , 也多少让用户有所怀疑 。 根据招股书数据 , 自2019年至2021年 , 蕉下的研发开支分别约为1,990万元 , 3,590万元及7,160万元 , 分别占总营收的5.2%、4.5%及3.0% , 整体呈现下滑趋势 。
截止2021年末 , 公司研发团队由197名员工组成 , 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4.0% , 远低于销售与营销及供应链管理等部门——蕉下旗下有近六成员工为销售与营销类 , 占1410名总数的58.6% 。 高研发不一定会有高回报 , 但是相对较低的研发占比投入 , 不免使市场部分人士对其科技的可信度打上问号 。
除了研发不足 , 蕉下的产品质量把控也频频受到争议 。 网络搜索蕉下防晒伞的评价 , 可以看到不少用户都在吐槽防晒伞的伞骨配件易变形 , 易折断 , 使用寿命不足一年 。 与大多数老品牌伞具相比 , 产品质量把控不足 , 是蕉下的致命硬伤 。 究其原因 , 蕉下采用了ODM代工模式 , 将生产外包给合约制造商 , 第三方厂家全权负责购买材料、生产产品 , 生产完成之后 , 直接在线上渠道售卖 。 就算蕉下想要把控上游供应链的产品质量 , 也是有心无力 。
高定价 , 低研发 , 蕉下的钱大概是都去了营销 。 实际上 , 为了快速造势 , 蕉下走的也是新消费的常规路径 , 在互联网营销上大把砸钱 , 找网红带货 , 有消息称 , 仅2021年 , 蕉下已经与600名不同领域的kol合作过 。 其中在小红书上 , 关于蕉下的笔记就达到4万篇 。对于以DTC模式起家的新消费品牌 , 产品研发和升级迭代来自于足够庞大的用户基础 。
通过全渠道的内容营销、KOL和KOC投放 , 品牌在为了直面消费者 , 换取用户认知的同时 , 也付出了高昂的营销成本 。 3年间 , 蕉下分销及销售开支分别为1.25亿元、3.23亿元、11.04亿元 , 占比当年营收32.4%、40.7%、45.9% 。
尤其是2021年 , 蕉下的这部分费用已经较上一年增长241.6% 。 其中广告和营销开支将近5.9亿元 , 是上一年的5倍左右 。 也就是说 , 当消费者们花99元买一个蕉下的防晒口罩 , 其中45元是在为它的推广费买单 。
【伞具陈根:蕉下启动赴港上市计划,3%的研发撑起一片天】蕉下的产品 , 到底是功能产品、时尚产品 , 还是智商税?讲到这里 , 大家或许也已经有了一杆秤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