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往窗外一看,同事正在楼下找采访对象|封控日记

|我往窗外一看,同事正在楼下找采访对象|封控日记
本文图片

▲4月27日 , 我从窗户看到同事在楼下找采访对象 。 新京报采访人员汪畅 摄
4月27日下午 , 我做完核酸回家 , 从窗台往下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 原来是我的同事正在寻找采访对象 。 我们俩所在的小区就隔着一条街 , 她正在采访志愿者们 , 记录他们这些天所做的努力 。
是的 , 最近我们被临时管控了 。
【|我往窗外一看,同事正在楼下找采访对象|封控日记】4月25日上午 , 朝阳区部分区域提升管控措施 , 居民足不出户 。 我和好几个同事就住在临时管控范围内 。
居家办公 , 但不能“躺平” 。 这几天 , 不少同事都按照报社要求在记录临时管控区的生活 。
管控区内 , 有的社区在组织志愿者为独居老人服务 , 有的社区在收集居民购药需求 。 我接到的任务是 , 关注临时管控范围内的保供情况 。
26日中午 , 我骑着共享单车去了一趟农光里市场 。 这是临时管控范围内一个较大的农贸市场 , 因为仍然正常营业 , 所以成了这段时间不少人的“菜篮子” 。
去往市场的路上 , 街上人影寥寥 , 市场里也略显冷清 , 来往买菜的人也没有我想象的多 。 除了周边因疫情被隔离在家而停业的商户 , 照旧营业的店铺也不少 , 物资同样相当充足 。
一家蔬菜店的老板跟我聊天说 , “最近我们仍能进出临时管控范围 , 进货不是问题 。 我们也给不少顾客留下了联系方式 , 如果有人需要 , 可以送货上门 。 ”
|我往窗外一看,同事正在楼下找采访对象|封控日记
本文图片

▲4月26日 , 我看到农光里市场的蔬菜店物资充足 。 新京报采访人员 汪畅 摄
确实 , 市场的几乎每个货架都摆满了物资 , 购买蔬菜、蛋肉、水果、零食都不成问题 , 而且价格也没有涨 。 “我们都是保供的一员 , 可不能在疫情期间哄抬物价呀 。 ”另一家肉铺的老板这样说着 。
一直习惯于从网上订购物资的我 , 很少到菜市场买东西 。 但临时管控区期间 , 难以保证外卖配送时效 , 而在探访中 , 我看到
市场里瓜果蔬菜一应俱全 , 瞬间也安心了许多 。
骑车回家的路上 , 我看到潘家园南里附近一小区的门口 , 停着一辆挂有“菜篮子工程”的汽车 , 车里装着很多蔬菜包 。 正在摆摊的老板说 , “这是政府让我来的 , 一包蔬菜38元 , 里面有大白菜、西葫芦、土豆之类的 , 我每天都会来 。 ”
|我往窗外一看,同事正在楼下找采访对象|封控日记
本文图片

▲4月26日 , 探访完农光里市场后回家 , 路上遇到卖蔬菜包的车 。 新京报采访人员 汪畅 摄
身处临时管控区内 , 这次探访让我格外感慨 , 也让我对临时管控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信心 。
撰稿/新京报采访人员汪畅
编辑/刘昀昀
校对/赵琳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