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华夏文明往往被认为“农耕文明”的代表 南方之疍族
作者:黎荔
文章图片
华夏文明往往被认为“农耕文明”的代表 , 炎黄子孙以长江、黄河为原点孕育了稳固的“大陆族群” , 耕作垦植 , 生生不息 。 殊不知 , 中国也有七千年历史的“海洋文明” 。 典型代表就在广西、广东、海南、福建一带的海洋族群——疍家族群 。 在南方的水上 , 有这样一群鲜为人知的特殊族群 , 他们以渔为业 , 浮家泛宅 。 他们于风浪中度日 , 生命犹如蛋壳般脆弱 , 因此被称作疍民、疍家人 。 他们是中国水上的“吉卜赛人” , 遂潮往来 , 江干海澨 , 随处栖泊 , 终生漂泊于水上 , 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族群 , 有着许多独特的习俗 。
疍家人从何而来?一说疍家人是早期南方汉族人后裔 , 被官军所迫 , 逃入江海河上居住 , 以捕鱼为生 , 此后世代传承;一说为古越族或古黎族等南方水上民族受陆上民族排斥 , 多年来漂泊于海上形成的一种特殊民体 。 我更倾向于后者 , 疍家人更可能属于“以船为车 , 以楫为马 , 往若飘风 , 去则难从”的熟习水上生活的百越遗裔 。
在中国历史上 , 疍民是个受到严重歧视的群体 。 古代 , 疍民的户籍为“贱” , 生活条件恶劣 。 从元朝到清朝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 疍民备受欺凌 , 他们没有部落 , 没有田地 , 以海为生 。 岸上的原住居民规定“疍民”不准上岸居住 , 置立家产 , 不准读书识字 , 不准与岸上人家通婚......民国时期 , 广东省民政厅颁布了《严禁压迫疍民恶习》的政令 , 指出应消除歧视 , 反对欺压 , 然而 , 对于陆上的人来说 , 歧视和欺压已是积习难改 。 新中国成立后 , 有十多万水上居民分到了土地 , 舍弃了水上捕鱼的生活 。 他们中 , 有的变为农民 , 有的从事工、商等各业 , 余下的十万人左右 , 仍继续从事渔业生产 。 随着疍民的上岸 , 对疍民的歧视才有所消弭 。 继续从事渔业生产的疍家人数也在不断萎缩 , 尤其近年来开发海岛及一些具有旅游价值的河段 , 疍家的渔船、小艇、水栏被视作南方河段最难拔的“钉子”、水上的卫生死角和脏乱点 , 被有关部门拉走、拆除 。 被征地农民有拆迁补偿 , 而失去了江海这千年故乡的疍民 , 只能含泪问苍天 。 摆在眼前 , 只有上岸一条路 , 而上岸 , 却也永远改变了疍家 。
文章图片
“这样一个弱势族群 , 历史上与岸上居民之间是否也曾相爱?其中一部分疍民怎样向岸上悄悄发展 , 演变成为具有新的生活方式的‘两栖疍民’ , 也许中国的人鱼传说 , 正是埋藏着大量历史密码的文化暗喻” 。 我记得这是我评点周星驰电影《美人鱼》时写下的一段话 , 人鱼与人类的纠缠 , 其实是中国历史上疍家世族与岸上居民的血泪史的折射 , 也包含着当下香港与内地关系紧张的破解思考与美好祈愿 。 香港与疍家有什么关系?香港沿海历史上有大量疍家世族 , 据说香港名字有这样一种说法 , 一名叫阿群的渔民 , 带领英人从香港仔越山循此路至上环一带为英军开路 , 因而得名 。 她极有可能是一名疍家婆 , 因为路是阿群带的 , 所以就称之“阿群带路”了 。 英人即以疍音“HONGKONG”为记 , 便因而成为全岛的总称 , 这也成了香港名字由来的其中一说 。
我唯一的姐姐 , 嫁给了西江上的疍家世族 , 他们家族世代出没风浪 , 以打渔为生 , 在陆地上没有住所 , 全家栖身于一叶小舟之上 , 解放后由政府安置上岸落户 。 黝黑、体格健壮 , 是疍家人典型的特征 。 由于长期捕鱼劳作 , 疍人都有着一副好身板 , 我的外甥女才十来岁 , 已经是浪里白条 , 可以横渡江海 , 因为“疍家”被她的长辈们反复提起 , 不习水性 , 简直是非我族类 。 姐夫经营一个船码头 , 业务既有各种公私船艇的维修停泊运输竞技 , 也有在摇摇晃晃的渔排上吃疍家饭 。 要问疍家饭是什么味道?当然是靠山吃山 , 靠海吃海 。 从前渔船船身狭小 , 炉灶自然不可能很大 , 所以 , 疍家的食单上少见炒、炸之类需要武火的菜肴 , 更多的是类似蒸、煮、炖的套路 , 其胜在各种海鲜河鲜的食材新鲜 , 没有大烹大炒 , 全部还原最新鲜的原味 , 鱼虾 , 螺贝 , 黄鳝 , 海瓜子 , 血蚶 , 生蚝 , 肥美鲜嫩 , 入口即化 , 烹调小鲜 , 一个鲜字在于近在咫尺的滋味 , 随时临河捞取 , 鲜得水灵灵地 , 如朝花初露 。 赶海讨海 , 临河捕捞 , 通过这些原料新鲜、做法简单的饭菜 , 我隐约能看见一千多年来疍家人被主流社会遗弃 , 与狂风巨浪搏斗的身影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作者:黎荔哲学家叔本华曾将人生比喻为一幅刺绣 背面的风景
- 作者:黎荔落叶完成了最后的颤抖荻花在湖沼的蓝睛里消失七月的砧声远了暖暖雁子们也不在辽夐的...|呼唤某个名字
- 作者:黎荔一位朋友 荒原中的四月
- 作者:黎荔春天里 紫藤架下的生命雨
- 作者:黎荔“百越”之说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南方之百越
- 作者:黎荔美国一户人家无故发生了火灾 追随真实的直觉
- 作者:黎荔现在的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巨系统 混沌之变量
- 作者:黎荔冯唐曾在他的那本有趣的书《三十六大》中 与世界最初的爱恋
- 作者:黎荔我是个特别喜欢流连于博物馆的人 流连于博物馆,走近历史深处
- 作者:黎荔喜欢“玉人”这个词。|玉人竟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