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要懂得享受人生

喜欢我们的文章 , 不妨按照以下方式“置顶”吧!
|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要懂得享受人生
本文图片

生之享受包括许多东西:我们自己的享受 , 家庭生活的享受 , 树、花、云、弯曲的河流、瀑布和大自然形形色色的享受 , 此外又有诗歌、艺术、沉思、友情、谈话、读书的享受 , 后者这些享受都是心灵交通的不同表现 。
有些享受是显而易见的 , 如食物的享受 , 欢乐的社交会或家庭团聚 , 天气晴朗的春日的野游;有些享乐是较不明显的 , 如诗歌、艺术和沉思的享受 。
我觉得不能够把这两类的享受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 , 一来因为我不相信这种区别 , 二来因为我要作这种分类时总是不知适从 。
当我看见一群男女老幼在举行一个欢乐的野宴时 , 我怎么说得出在他们的欢乐中哪一部分是物质的 , 哪一部分是精神的呢?我看见一个孩子在草地上跳跃着 , 另一个孩子用雏菊在编造一只小花圈 , 他们的母亲手中拿着一块夹肉面包 , 叔父在咬一只多汁的红苹果 , 父亲仰卧在地上眺望着天上的浮云 , 祖父口中含着烟斗 。 也许有人在开留声机 , 远远传来音乐的声音和波涛的吼声 。
在这些欢乐之中 , 哪一种是物质的 , 哪一种是精神的呢?享受一块夹肉面包和享受周遭的景色(后者就是我们所谓诗歌) , 其差异是否可以很容易地分别出来呢?音乐的享受 , 我们称之为艺术 , 吸烟斗 , 我们称之为物质的享受:可是我们能够说前者是比后者更高尚的欢乐吗?所以 , 在我看来 , 这种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欢乐的分别是混乱的 , 莫明其妙的 , 不真实的 。 我疑心这分类是根据一种错误的哲学理论 , 把灵和肉严加区别 , 同时对我们的真正的欢乐没有做过更深刻更直接的研究 。
难道我的假定太过分了 , 拿人生的正当目的这个未决定的问题来做论据吗?我始终认为生活的目的就是生活的真享受 。 我用“目的”这个名词时有点犹豫 。 人生这种生活的真享受的目的 , 大抵不是一种有意的目的 , 而是一种对人生的自然态度 。 “目的”这个名词含着企图和努力的意义 。 人生于世 , 所碰到的问题不是他应该以什么做目的 , 应该怎样实现这个目的 , 而是要怎么利用此生 , 利用天赋给他的五六十年的光阴 。 他应该调整他的生活 , 使他能够在生活中获得最大的快乐 , 这种答案跟如何度周末的答案一样地实际 , 不象形而上的问题 , 如人生在宇宙的计划中有什么神秘的目的之类 , 那么只可以作抽象而渺茫的答案 。
反之 , 我觉得哲学家在企图解决人生的目的这个问题时 , 是假定人生必有一种目的的 。 西方思想家之所以把这个问题看得那么重要 , 无疑地是因为受了神学的影响 。 我想我们对于计划和目的这一方面假定得太过分了 。 人们企图答复这个问题 , 为这个问题而争论 , 给这个问题弄得迷惑不解 , 这正可以证明这种工夫是徒然的、不必要的 。 如果人生有目的或计划的话 , 这种目的或计划应该不会这么令人困惑 , 这么渺茫 , 这么难于发现 。
这问题可以分做两个问题:第一是关于神灵的目的 , 是上帝替人类所决定的目的;第二是关于人类的目的 , 是人类自己所决定的目的 。 关于第一个问题 , 我不想加以讨论 , 因为我们认为所谓上帝所想的东西 , 事实上都是我们自己心中的思想;那是我们想象会存在上帝心中的思想 , 然而要用人类的智能来猜测神灵的智能 , 确实是很困难的 。 我们这种推想的结果常常使上帝做我们军中保卫旗帜的军曹 , 使他和我们一样地充满着爱国狂;我们认为上帝对世界或欧洲绝对不会有什么“神灵目的”或“定数” , 只有对我们的祖国才有“神灵目的”或“定数” 。 我相信德国纳粹党人心目中的上帝一定也带着B字的臂章 。 这个上帝始终在我们这一边 , 不会在他们那一边 。 可是世界上抱着这种观念的民族也不仅日耳曼人而已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