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油、面膜、美白霜 朋友圈有哪些货让你一夜毁容

【精油、面膜、美白霜 朋友圈有哪些货让你一夜毁容】
 导读:大约是从去年开始 , 在微信朋友圈里 , 各种销售面膜、精油等美容产品的广告 , 忽然就冒了出来 。每天刷朋友圈 , 几乎都能遇到某某朋友在卖某款面膜 。
最坑爹的是 , 这些卖美容产品的 , 要么是朋友 , 要么是朋友的朋友 , 很容易让人相信而下单 。直到被“毁容”了 , 再回去找朋友理论、维权?一来很难拿出证据 , 二来抹不下面子 , 很多人都只好自认倒霉 , 忍了 。
金华中心医院的童芸医生提醒说 , 大家在消费美容产品 , 尤其是宣称能够快速袪斑、美白的产品时 , 一定要多长个心眼 。往往就是这些产品 , 在宣传上 , 会过分夸大袪斑、美白效果 , 大家还是尽量少用为妙 , 因为很有可能是激素超标的产品 。
比如面膜产品 , 很多都添加了重金属(比如汞和铅)、荧光剂、激素等东西 , 它们能让面膜的美白功效更显著 , 但可能会引起重金属中毒 , 致使皮肤受损 。
而根据国家规定 , 化妆品里是绝对不允许添加铅、汞、砷、激素、剥脱剂、生物制剂、功效蛋白等物质的 。荧光增白剂虽然没有禁止使用 , 但过多使用 , 也可能会导致皮肤过敏 。
最近 , 曾有媒体对时下朋友圈爆红的5款面膜一一做过测试 。结果 , 大多没有生产日期、生产批号 , 或气味太重 , 闻久了头晕 , 有3款里含荧光增白剂等 。
采访人员认识一个金华80后女子小陈(化名) , 朋友是开化工厂的 。近一年卖面膜赚钱 , 小陈就和朋友合伙 , 也像模像样地生产起了面膜 。她亲口承认 , 自己生产的面膜 , 一片成本1-2元 , 但卖出去 , 一盒5片 , 100元打底 。只需要进行“适当”的宣传 , 销路很好 。
“在这个圈子里 , 有些胆子大的 , 会加些违禁成份进去 , 做成‘高端货’ , 比如精华液、祛斑面膜等 , 利润更高 。”小陈对钱江晚报采访人员说 。
医生说 , 使用劣质面膜导致皮肤过敏的人很常见 , 尤其是过敏体质的人 , 使用那些成分不明的劣质化妆品 , 极易引发皮炎等症状 。而且 , 一旦对皮肤受损 , 就很难修复 。
“在使用面膜前 , 最好剪下一小块 , 在手上或者脖子上先试试 , 没有过敏反应再继续使用 。”童芸医生说 。
(责任编辑:李颖)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