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果焦虑无法避免,请为自己设置一个止损点( 三 )


03.中国或将进入保守主义时期
魏丹荑:第三个问题“这轮疫情下 , 你对年收入增长的预期?” 选择“还能每年涨薪30%”的人占13.2% , 超六成的人认为“不降薪就不错了” 。
孩子|如果焦虑无法避免,请为自己设置一个止损点
本文图片

我把过去几年新中产白皮书中的数据翻了出来 , 发现差距很大 。
孩子|如果焦虑无法避免,请为自己设置一个止损点
本文图片

2019年 , 近60%的人认为自己会涨薪10%以内 , 超四成人认为自己能涨薪10%以上 , 当时疫情尚未爆发 。
到了2020年 , 预计收入负增长的人数占比从2%增加到16% , 其他变化不大 。 在去年 , 依然有超五成人认为自己将涨薪10%以上 。
而到了今天 , 有23%(17.1%+6.2%)的人认为自己的薪水将出现负增长 。
吴晓波:也就是说 , 当下人们对收入的预期 , 比疫情刚爆发的2020年还要低 。
我最近在看美国人罗素·柯克写的《保守主义的精神》 , 这本书出版于1953年 , 在当时的美国 , 中产崛起 , 经济进入平稳期 , 保守主义兴起 。 书中讲到的许多情况与今天的中国很像 , 我觉得经历了这一轮疫情后 , 中国有可能会进入到美国上世纪60-80年代的保守主义时期 。
书中讲到保守主义的其中一个特征是 , 并非所有的变革都是好的 。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激荡三十年 , 我们认为破坏很重要 。 到了今天 , 野蛮时期结束了 , 变成秩序很重要 , 金钱也不再至上 。
孩子|如果焦虑无法避免,请为自己设置一个止损点
本文图片

同时 , 爆发性的创新会更少 。 前些天看到新闻 , 北京某街道“城市管理执法岗”的录用人员中 , 有一位是北大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的女博士 。 北大朝阳区录用的200多名公务员中 , 有不少来自北大、清华、人大等著名高校 。 这在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
这说明中国正在慢慢进入保守主义时期 , 而当下流行的“内卷”“躺平”等词语 , 也印证了这一点 。
疫情带来的改变 , 不光是眼下居家隔离的这几十天 , 等隔离结束我们出门后 , 会发现每个人的心态乃至整个产业都在发生变化 。 这时候 , 我们再回过来追问确定性——要跟谁在一起 , 又如何度过未来的二三十年 。 从激进主义时期到保守主义时期 , 行业、职场、财富等等也会出现变革 , 我们将面临重新学习的问题 。
陈海贤:虽然外在的企业大规模增长不容易了 , 但我们内在的创造依然存在 , 我们去投资和成长自己 , 将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 去重新发现一些关系的价值 , 这也是一种创造 。
实际上 , 每个人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经验的条件一直都在 , 它也许不再如之前那样只向外求 。
吴晓波:我分享经济学中的一个观点:当一个问题变得非常艰巨时 , 就换一个问题 。
我们说保守主义 , 并非说要躺平 。 比如这时候可能心理学行业会起来 , 再比如我们可以去发展跟美好相关的产业 。 一个喝水的杯子本来只卖15元、20元 , 当它与美好相关时 , 就可能卖200元 , 这就成了另一种创新 。
经济学永远是积极的 。 存在问题很正常 , 就如我们身上本身就存在癌细胞 , 只要它不变成攻击我们的器官 。 一个人只有乐观 , 是傻 , 有点悲观和警惕心 , 是很正常的 。
陈海贤:所以罗曼罗兰说 ,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 , 那就是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 无论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是什么 , 我们应对事情的方式是有选择的 , 这其中就存在新的可能性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