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换季时节,你为什么会敏感?
关键词:炎症
身体具有一种能抵御细菌侵害和恢复健康的防御机制,且当身体遇到损害,就会发出发炎的警讯,包括发红、发热、疼痛、肿胀等症状 。这是身体作出自我保护、修复及痊愈的自然反应 。而在这自愈的过程中会衍生各种常见的皮肤问题,像是我们最常遇到的——肌肤敏感 。
关键词:免疫力
中医认为春天主风、干,皮肤容易受风,爱干燥 。刮痧是排毒,艾灸是补充阳气,提升免疫力,随机性的过敏就减少了 。
关键词:产品更换
如果你长痘、出油,也和这个季节有关,比如没有及时调整护肤品 。因为对于爱出油的皮肤,温度只要一上升,出油就开始加剧 。所以,把冬天的面霜停用,转换成清爽的乳液, 但是注意,换季的时候换保养品,要一样一样换,比如,先换面霜,再换水,再换洁面,不要一下全套都换 。
关键词:神经酰胺
神经酰胺是保持肌肤细胞间水分的必要成分,在连接细胞与细胞的细胞间脂质中占比约50%,若细胞间脂质中的神经酰胺充足且排列规则整齐,就能有效锁住肌肤内部水分,充分发挥屏护功能,令肌肤保持滋润,从根本改善换季时分的干燥症状 。
关键词:压力
肌肤在重重压力下往往更加脆弱敏感,更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受损 。而自由基、紫外线照射、干燥的气候与环境污染都是容易导致肌肤问题暴发的元凶 。
关键词:不可靠
为什么是“春季”?最近春天来了,我们“又”看到保养品厂商提出“经过寒风刺骨的冬天,乍暖还寒的春天总算来到,有敏感肤质的民众可能已经开始感受到皮肤干痒脱屑的困扰”这样的说法 。这种说法看似合理,其实把句中的春天改成冬天、秋天;甚至把句子改成“闷热潮湿的夏天”,似乎也不罕见 。既然我们对于保养品的长期安全非常忧虑,符合医学伦理与逻辑的唯一方法就是“建议停用”,也就是“十四天不洗脸” 。
关键词:干扰
相比冬季,春季日光照射强度突然增大,人们在户外活动时间比冬季较长,然而肌肤一下子难以适应日渐增强的日光照射 。此外,气候转换、气温忽冷忽热,加上春季是百物生长的季节,空气中漂浮的花粉、绒毛、粉尘等尤其容易引发过敏 。有些人的皮肤屏障功能比较弱,难以抵御以上因素刺激,出现免疫力下降现象,即使之前一直正常使用的护肤品,此时使用也会有些不适 。
A异味性敏感皮肤
又叫“先天性或遗传性敏感” 。皮肤先天性脆弱敏感,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发生过敏 。
对策——安全第一
选用无香料、无酒精、无防腐剂、无色素、无药物的化妆品,成分越简单越好,并不要频繁更换 。甚至要减少洗脸的次数,越少摩擦,越能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
异味性敏感皮肤在使用新化妆品之前,一定要先在前臂内侧少量试搽3天,如无不适反应才能够使用哦!选择0添加的产品,坚持提高自身皮肤的耐受性,增强皮肤屏障才是关键 。
B血管神经性敏感皮肤
血管神经性敏感肌肤的血管壁比较脆弱,两颊会有泛红血丝出现,当外在的温度突然变化,吃火锅、喝酒后就会立刻脸红 。
对策——保持通风,避免负担
这类皮肤日常护理的护肤品选择上除了需选择不含酒精的化妆品外,尽量也要选择成分比较精简的护肤品,尽量给肌肤更少的负担 。还要避免突然的剧烈温度变化,保持舒适的室温19℃,保持室内通风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混合性皮肤如何护理油腻T区
- 敏感肌肤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护肤品
- 专家解读:化妆水真的可有可无
- 长时间面对电脑的OL该如何保护肌肤
- 如何发挥化妆水的最大功效?不同肤质有不同用法
- 如何判断保养品是否已出现变质情形
- 穿短袖的季节 教你手肘皮肤如何快速美白
- 如何挑选胶原蛋白产品
- 有利亦有弊 解读护肤品中的防腐剂
- 护肤品频频被曝含重金属 专家教你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