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市场大牌聚堆大搞促销 市场压力大


化妆品市场大牌聚堆大搞促销 市场压力大

文章插图
有竞争就有压力,有压力才有发展的动力,但是压力过度会不会适得其反?化妆品市场竞争不断,压力自然也不会少,只是化妆品市场大牌聚堆大搞促销,难道真的是市场压力大?
宝洁大中华区换帅 ,外企在华经营竞争趋烈 ,高层人事变动折射业绩策略改变 。
“跟业绩无关,属于正常人事变动 。”宝洁中国一位内部人士这样看待高层更迭 。1月12日采访人员独家获悉,日化巨头宝洁的大中华区总裁职位新年伊始即进行了交接,马睿思于1月1日走马上任新总裁 。
与此同时,雅士利昨日宣布,卢敏放出任行政总裁,这意味达能系正式入主雅士利 。“中国市场日益重要的同时,外资企业在华经营也竞争趋烈,高层人事变动背后都可折射出业绩、策略改变 。”一位行业观察人士认为 。
采访人员走访广州超商发现,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等大牌身段渐渐柔软,扎堆促销力度颇大 。“日化、牛奶都已告别几家独大局面,消费者选择也趋多样化,巨头需要相应进行改变 。”该观察人士表示 。
采访人员获悉,日化巨头宝洁的大中华区总裁职位新年伊始即进行了交接,新任总裁马睿思加入宝洁超27年,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市场均有经验,其之前任职包括宝洁俄罗斯总经理、宝洁欧洲婴儿护理副总裁 。
宝洁“瘦身”百余品牌
采访人员了解得知,近年宝洁在华压力陡增,虽然其未单独披露中国市场数据,但被业界认为品牌老化、表现欠佳 。而该公司此前披露的第一财季(美股)营收207.9亿美元,同比下降0.1% 。这一营收数据出炉,意味宝洁连续13个季度营收不及分析师预期 。
但宝洁中国方面向采访人员透露,日前接受采访人员独家专访的前大中华区总裁施文圣过去四年半任期内将大中华区业务发展到年销售额接近70亿美元 。“他领导宝洁2010~2015年在中国增加投资10亿美元,包括投资建设了北京全球创新中心、亚洲创新中心、两家工厂和新的亚洲计划中心 。”宝洁方面表示 。
对此,宝洁该内部人士反复强调,并非业绩或其他压力导致高管更迭:“任期满了产生的自然人事变动 。”而宝洁某子品牌一位内部人士则认为,前任总裁为人和善,但“不太会做生意” 。
此外,对于宝洁公司不久前宣布向竞争对手联合利华出售其香皂及沐浴露品牌卡玫尔的全球业务及激爽除北美及加勒比地区外的业务一事,宝洁内部人士表示,这确实是其“瘦身”百余品牌计划的一部分 。
有行业观察人士对此分析认为,不仅是宝洁,包括联合利华、欧莱雅、雅诗兰黛等品牌,在中国都将面临如何在消费新形势下做出改变的问题 。
“中国作为仍有潜力但竞争加剧的新兴市场,大中华区总裁人选必定经谨慎斟酌确定,新任总裁履历表中就有亚洲任职经验;宝洁瘦身则可以平常心看待,毕竟宝洁全球有26个10亿美元的品牌,放弃价值较低、优势不明显的,有利其集中资源 。”其如此认为 。
本土日化长期促销拉动销售
外资品牌争相抢夺市场或挽回失地的同时,本土日化企业日子也不轻松 。采访人员了解得知,部分品牌发展势头较好但仍承压 。
广州一位专柜促销员告诉采访人员,超市货卖不太动,必须依赖长期促销拉动销售,除了消费者购买兴趣变淡,不再因担忧涨价而积极囤货外,购买渠道增多也是线下业绩平平的一大因素 。
“大佬”业绩黯淡 集体扎堆促销“
采访人员走访发现,市面包括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等大牌纷纷扎堆促销,且让利幅度非常大 。这是为何?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