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从怀孕得知胎儿性别的那一刻起,妈妈们便对胎儿进行性别定位 。如果是女儿就希望她“体贴可爱”、如果是儿子就期待他“聪明勇敢” 。甚至在准备新生儿用品时,也会在颜色的挑选上陷入性别因惑 。
然而这一切只是家长传统思想的期望要求,并不代表孩子与生俱来的气质特征 。
要让孩子真正发挥才能与资质,为人父母得从最简单也最容易被视为理所当然的错误观念—“性别意识”中抽离,才能帮助孩子找到真正的自己 。
用“不分性别”手法教育孩子
区分男女性别的教育手法,将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减少很多自由选择的机会 。相对地,用“不分性别”方式来教育孩子不但可让子女成为具备多种性向的人物,在情感的表达上也不会踌躇不决,且自我满意度较高、也较为自信、社会适应能力也比较强 。即使遇到问题,在处理的态度和手法上也较圆融周详 。
女儿喜欢耍刀玩剑、儿子喜欢玩洋娃娃,性向上会否有问题?家长们可能太多虑了,并非让男孩子学插花,他就会变得有同性恋倾向 。一般只是因为父母给孩子的游戏种类,不但少且刻板等诸如此类 。
美国有项研究显示,女孩因性格喜好趋向去参加足球队或学跆拳、柔道等,在社会适应能力上也比较优秀 。倘若只为了社会的既定认知而限制了孩子原有兴趣,这也就限制了孩子未来发展的多样性 。这种观念上的偏执不得不去认清 。
爸爸应常和孩子玩耍
爸爸常常陪孩子玩耍,能避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刻板性别定位的影响 。然而爸爸一般都忙于工作,面对孩子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此情况下,父母亲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性向教育?
专家指出,只要一有机会接触孩子,爸爸就必须用心去感受,与孩子进行交流 。如当孩子从外面哭着回来时,要对孩子的情绪作了解,先去感同身受,让孩子知道爸爸也能体会他的悲伤 。并告诉孩子,人会悲伤是正常的,无须忍耐,进而再告诉他处理情绪的方法,或者告诉孩子爸爸小时候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 。通常孩子都会听,而且可促进父子关系 。
爸爸通常比较喜欢用“活动身体”的方式与孩子互动 。再忙也要抽时间陪陪孩子,和孩子共同完成某一件事,找出父子相处时的乐趣 。不论一起去公园或看棒球赛,甚至只是去散散步、骑单车等,只要能陪孩子一段时间,就能影响他(她)的一生 。
找出孩子的气质
专家分析,基本上男女因生理而在性向上有所不同,在了解男孩和女孩的特征之后,以“不分性别”来教育孩子,会让孩子的未来更丰富多彩 。
男性特征对事物集中力强、擅长积极性竞争
1、情感表现的不同:男性表现事实的性向较强,当然也有悲伤的情感,但不像女性那样显著地表现出来 。相反,悲伤和痛苦的情绪,会以生气的方式来表现 。
2、单一事项的集中能力:男孩子可以对单项玩具,如积木、汽车集中精神地玩 。一般来说,男孩子是属于为了忘记内心的混乱状态,而专心以身体上的激烈活动来转移 。
3、自尊心与好奇心强:男孩喜欢表现出自己所处的状况,自尊心较强,好胜心也强,所以很重视事情的结果 。
女性特征感情丰富、具协调性
1、感情很丰富:女孩只要觉得悲伤就会哭,比男孩子感情丰富,容易把自己的情绪反映在表情上 。
2、常用隐喻方式来表现:女性在悲伤、害怕、羞耻与罪恶感等全用否定的想法以言语来表现 。相对于男性,在行动的表现上较少 。而感情在行动的表现上,男性是以直线的攻击方式,相反,女性是以回避、言和或自责等方式来表现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亲子鉴定成家庭关系杀手
- “新年宝宝”早生5天争头名
- 感悟“蒂利的故事”
- 表扬和鼓励:让孩子做得更好
- 圣诞派对前的“战痘”狂想曲
- “家长资格”应该由谁来认定
- 济南女婴与“第13亿”差一步
- 家,不该成为“第二课堂”
- 山东有了“育婴师”
- 20出头就做“黄脸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