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系统( 二 )


肩关节由关节囊包围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而成 。因肱骨头的关节面大,呈半球形,肩胛骨关节盂小而且浅,加上关节囊松而薄,所以,肩关节活动灵活,是全身易脱位的关节之一 。
肘关节是一个复关节,由三个关节共居同一关节囊而成 。肱尺关节是肘关节的主关节,由肱骨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构成 。可展伸140° 。肱桡关节:由肱骨小头和桡骨的关节凹构成 。只能作屈伸和回旋运动 。桡尺近侧关节:由桡骨环状关节面与尺骨上端的桡切迹构成 。伸肱时,前臂与上臂不在一条直线上,前臂与上臂之间形成一开向外侧的角度,这个角叫提携角(男性约为165°,女性约为135°) 。桡腕关节由桡骨的腕关节面与舟、月和三角骨构成,可做屈伸、内收、外展和环转运动 。桡腕关节与腕间关节共同活动的范围是:屈最大,约90°,伸45°,内收40°,外展20°,环转度极小 。
腕掌关节由下排腕骨与掌骨构成 。除拇指腕掌、小指拇掌关节能作屈伸、收展、对掌及环转(仅拇指腕掌关节有)等运动外,余三个腕掌关节基本不动 。
②下肢骨包括髋骨、大腿的股骨、小腿的胫骨及腓骨以及足骨 。
足骨分为跗、跖、趾骨 。跗骨:7块,分别叫做距骨、跟骨、足舟骨、骰骨和楔骨 。跗骨位于足的后半部,内侧是距骨,它与胫腓骨构成踝关节;距骨下方是跟骨,形成足跟;距骨前内是足舟骨;跟骨前外是骰骨;骰骨内侧依次排有外侧、中间和内侧楔骨 。三块楔骨与第一、二、三跖骨形成第一、二、三跗跖关节 。骰骨与第四、五跖骨形成第四、五跗跖关节 。跖骨:5块,与趾骨一起构成足的前半部 。近端与跗骨相关节,远端与趾骨相关节 。趾骨:14块,趾2节,余均3节 。第一跖趾关节附近常见有一对籽骨 。
骨盆由两块髋骨与骶、尾骨连结而成 。两块髋骨的前部借软骨连结在一起称耻骨联合 。该联合仅在女性分娩时有一定的活动性 。
髋关节由髋臼和股骨头组成 。由于髋臼较深能容纳股骨头的2/3,而且髋关节囊及其周围的肌肉又比较强厚,因此,稳固性比肩关节大 。髋关节脱位也仅次于肘关节和肩关节 。
膝关节由股骨下端的关节面,胫骨上端的关节面和髌骨关节面构成 。滑膜腔被两条交叉韧带分割 。前、后两条交叉韧带尚有防止胫骨前、后移位的作用 。膝关节内有月牙状的关节盘,叫半月板,其内侧大,外侧小 。当膝关节半屈于内旋或外旋位时,突然的强力伸膝运动,可使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囊坚韧,关节囊的前壁有髌骨和髌韧带;两侧有胫、腓侧副韧带;后方有斜韧带加强 。
踝关节由胫骨下端及内踝、腓骨外踝与距骨构成,属于滑车关节 。踝关节负重最大,关节面较小,但踝关节囊有韧带加强,内侧韧带从内侧将内踝、足舟骨、距骨和跟骨连结起来;在外侧有距腓前、后韧带和跟腓韧带连结腓骨、距骨和跟骨 。因踝关节周围韧带强而有力,以致在踝扭伤时,即使内外踝发生了骨折,韧带尚未受损 。
根据结构和功能的不同,人体肌肉可分为骨骼肌(又叫横纹肌)、平滑肌、心肌三种 。按着是否可以随人的意志而收缩,可分成随意肌和不随意肌 。骨骼肌是随意肌,心肌、平滑肌是不随意肌 。
运动系统所讲的肌肉属于骨骼肌 。在神经的支配下,肌肉收缩产生运动 。
肌肉的形态多种多样,可概括为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 。四肢肌多为长肌,收缩力强,活动幅度大 。短肌多分布于各椎骨之间 。腹部多为阔肌,对内脏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轮匝肌由环形肌纤维构成,分布于眼、口、肛门周围,收缩时关闭各孔裂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