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p是一种最佳化的突变型gfp,其基因编码序列含有190多个沉默碱基突变,结果产生一个更适合于在人类细胞中表达的开放读框,而且egfpmrna的翻译效率提高,egfp的表达增强,所产生的荧光比野生型gfp强35倍 。因而,这种报告分子更适用于检测各类细胞中egfp和egfp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 。
我们在实验中发现,pegfp-n3在转染角质形成细胞后36h即开始表达,48h发光细胞明显增多,但在表达水平上存在差异,多数细胞为强荧光,部分细胞仅发出弱荧光,表达细胞的数量及荧光强度均以转染后72h为最高 。我们还发现,转染后72h可观察到成对出现的发光细胞,这一现象在plautz等的文献中曾有报道[3],他们将gfpcdna转染gh3垂体瘤细胞系后,发现一些细胞发生分裂,对每个细胞中gfp的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瞬时转染的细胞发生分裂后gfp也被分配到了两个子代细胞中 。由于只有完整性gfp才能发出绿色荧光,我们在实验中成功表达egfp,提示外源基因能在角质形成细胞内进行有效的复制、转录、翻译和正确的翻译后修饰,且外源基因表达所需的一些调控元件也能在角质形成细胞中有效地工作 。我们的实验说明:以角质形成细胞作靶细胞进行基因转染、基因表达的策略是可行的,并有望应用于基因治疗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单纯疱疹病毒糖蛋白G基因片段
- 进行期银屑病患者皮损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蛋白与mRNA的表达
- 网状红斑粘蛋白综合征一例
- 胶原蛋白抗皱秘方
- 预防皱纹产生
- 绿色健康美白酸奶面膜敷出白嫩肌肤
- 中医针刺绿色减肥
- 男人如何迅速提升魅力
- 胸部严重下垂五大元凶
- 想怀孕少吃肉饮食中蛋白质含量过高会降低女性怀孕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