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戒毒为何要慎之又慎( 二 )


希望 。
据悉,中国目前的手术戒毒随访研究时间最长的也只有几个月 。许多专家指出,这时就宣称手术戒毒可以将复吸率控制在10%以内,显然不够科学严谨 。
有媒体报道,俄罗斯已经做了临床戒毒手术近1000例 。但是,这些手术的效果究竟如何,尚没有见诸正式的文献记载 。
李勇杰教授告诉采访人员,目前能够检索到的关于手术戒毒的学术论文全世界只有1篇,即西安唐都医院高国栋教授于2003年发表在美国《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杂志上的论文 。他表示,这是一项创新,但是新的并不一定就是对的 。
■知情同意不能走过场——科学研究必须遵循伦理原则
【手术戒毒为何要慎之又慎】 李勇杰说他之所以“不敢做”戒毒手术,就是担心手术会给病人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如果没准备好就做,出了问题该怎样向患者交代,怎样向同行交代,怎样向自己的学术信誉交代!”
“一定要非常非常慎重 。”对于手术戒毒,韩济生院士一连用了两个“非常” 。他说,像这样的颅脑手术,跟心肝肺肠等手术根本的区别就是,功能不可代偿,脑神经一旦破坏了殊难再生 。“一个新药上市之前,都要进行严格的1期到3期临床试验,难道像这样的手术反而可以想做就做?”
卫生部强调,手术戒毒在我国目前尚处在临床研究阶段 。但是据介绍,有关医院提供给卫生部专家论证会的“知情同意书”只是一个泛泛的医疗服务性质的“手术同意书”,与科学研究的性质不相吻合 。
而与科学研究相匹配的知情同意书,不仅必须向患者说明,该项研究安全与否、有效与否尚不可知,还要告诉患者治疗这样的病还有哪些其他的方法和途径,让其慎重选择 。
■允许探索但不该收费——这样的手术做50例就足够
专家指出,卫生部叫停手术戒毒,不是不让进行科学探索,而是要规范科学探索的行为 。
李勇杰直言:“关键是看怎样去探索 。换句话说,究竟是对科学感兴趣,还是对别的什么感兴趣 。如果是临床服务项目,收费是天经地义的,如果是科学研究,就不该收费 。”
“千万不能因利益驱动而一哄而起 。”韩济生说 。但是同时也“不必一哄而散” 。他解释说,所谓不必一哄而散,是指眼下正是进行严格随访,认真总结,科学评估的好时候 。500多个病例,这是多么宝贵的一笔研究资料 。比如说,对照术中损毁了几个神经核团,都在什么位置,术后病人(成瘾者)有哪些变化,变化类型、变化程度都是怎样的,观察追踪下去,或许就有希望知道哪些核团主要与人的什么精神活动相关了 。
在卫生部下达禁令之前,全国已经有20多家医院开展手术戒毒,总例数达到500例左右 。李勇杰告诉采访人员,作为临床研究,这样的手术做50例就足够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