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小学生书包多超重 易引起学生脊柱侧弯( 二 )


小学生书包多超体重10%
昨日下午4时许,正是临近放学的时间,采访人员来到海珠区江海小学,随机抽查该校各年级小学生的书包,征集“最重的书包” 。同学们纷纷举手自告奋勇,最后选取了五年级一班的男生谭仕荣与六年级一班的女生罗绮琪作为代表 。
暑假作业仍背在书包里
谭仕荣的书包提起来较沉,放在体重秤上,竟有12斤重 。采访人员将里面的东西拿出来一看,发现很乱,不仅有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课本和音乐美术等专业科课本,还有各科作业本、杂乱的废纸,还有雨伞、水瓶、英语磁带、兴趣班的小乐器,甚至几本暑假作业也仍然放在里面 。
小谭不好意思地摸摸脑袋说:从来没清理过书包,反正每天都装着这些东西来回跑,就怕忘了带哪本书 。尽管小谭在小学生中也算比较高大的,有42公斤重,但这样的书包已经占到了他体重的14%以上 。
女孩子罗琦琪的书包整洁得多 。据她说每天都会清理,但提起来也较重,一称有5公斤 。对于体重37公斤的琪琪来说,书包重量已占到体重的13%以上 。琪琪书包里装了几门主科的课本和作业本,以及几本厚厚的教科辅导书,占据重量的主要是教辅书 。琪琪说,这都是妈妈给她买的,带在书包里,要她有空的时候就做 。而有的主科作业本也有好几本,比如英语有4本、数学有3本,轮流使用,也都放在书包内 。“天天清理也没办法,还是有这么多东西要带着 。”琪琪摇摇头苦恼地说 。
小谭和琪琪每天都是从家里步行到学校,一般要15分钟左右,背着沉重的书包,他们都感到很吃力,肩膀和脖子经常会酸痛 。
书包大多重4.5~6公斤
采访人员在该校一至六年级每年级随机选取12名同学的书包称量,每个年级两名,发现书包都在4.5~6公斤范围,其中10名小学生的书包重量超过体重的10%,最多的是占到体重的15%左右 。根据抽查结果,发现三至六年级学生的书包超重现象明显,而且书包本身很轻,不足1公斤;一二年级学生的书包大多较大较重,有个别甚至使用拖箱式书包 。
专家看法
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所长麦锦城:教科书大小及重量多超标
成都的“书包限重令”是地方性的,目前国家还没有对中、小学生的书包重量有统一限制,控制在哪个范围内还需科学验证 。各地区年龄相仿的孩子,发育很可能不同,因此对重量的承受能力也不一样 。广州目前并没有对孩子书包进行统一限制,即使今后要限制,也不一定是10%,需要经过科学的论证 。
1998年1月21日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了全国中小学生卫生教科书标准,至今仍在使用 。其中规定:教科书大小应为32开,小学单本教科书不超过200克,中学不超过300克 。但是,目前广州市小学越来越多的教科书是精美的16开,单本重量也在200克之外了 。
不可否认,书包过重会影响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脊柱的正常发育 。因为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时候,他的肌肉力量很薄弱,抗衡不了这么重的负担,当重量压下来的时候他身体习惯向前倾,上学路途越长,脊柱就越容易变形 。除此之外,书包过重还会影响孩子肺活量和生态系统等 。
民进广东省委文教工委副主任李伟成:减负不能只是减轻书包
在当前中小学生书包过重的时候,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的作法是一种积极的应对举措,这是应该肯定的 。
但是,单从书包上减轻重量只是表面工作,孩子的负担之所以一直没减下来,关键在于社会对学生的评价机制存在误区 。以为学生背得多、做得多、懂得多才算是优秀的学生 。
我认为对孩子的评价应该是一种综合系统化工程,我始终认为中小学生的最主要任务是长身体,其次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最后才是学习 。因为身心素质才是其他任何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希望社会人士和家长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