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发布警示:保暖内衣不是发热内衣】
发热内衣和保暖内衣是同一种产品吗?昨天,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针织工业协会联合发布警示:保暖内衣不是发热内衣,由此揭露发热内衣市场暗藏的四大陷阱 。
文章插图
眼下市场热销的各类保暖内衣、发热内衣让很多消费者产生疑惑,去年冬天,打出“面料发热、一身春装过寒冬”的“贝芙美”发热内衣就因消费者声称被冻感冒而惹上官司 。
在昨天的说明会上,中消协邀请国家针织品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主任于建军对两种内衣发热和保暖的材料现场进行了比对和演示 。于建军介绍,这两种内衣的机理不同,发热内衣应用的是发热纤维,吸湿后主动发热,其热量是内衣主动产生的;而保暖内衣是被动保暖,通过减少透气性、减少热量散失达到保暖效果,内衣自身不会主动发热 。
“发热内衣的标准规范正在制定中,将设定一个发热纤维的温度,预计明年才能实施”,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理事长杨世滨透露,目前国内真正生产发热内衣的厂家不到5家 。
杨世滨表示,协会将启动加贴“发热内衣”标志的工作,凡加贴该标志的产品,厂家都需按照“发热纤维发热度不低于5℃、含量不低于5%”的标准设计制造 。
中消协、中针协为此联合发布消费警示,保暖内衣不是发热内衣,购买时一定要认准贴有标明发热纤维名称、发热效果和添加比例的黄底黑字“发热内衣”标志 。
一是混淆概念 。销售人员故意混淆保暖与发热、普通纤维与发热纤维在材质、机理上的不同,把普通保暖内衣当发热内衣卖 。
二是夸大宣传 。在没有检验标准、没有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检测数据的情况下,把实际只能升温1、2摄氏度的发热纤维夸大成能升温5摄氏度的假象 。
三是偷梁换柱 。完全把“发热”当成概念,产品根本没有添加发热纤维,就宣称是“发热内衣” 。
四是以假乱真 。一些厂商使用远红外纤维等非发热纤维,却在产品标志上弄虚作假,标注成发热纤维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亚洲时报:陋习已成文化 在中国禁烟实在难
- 山东省“盐酸曲马多”诱使中小学生依赖
- 北京首次检测中小学生体质 郊区好于城区
- 成都:“烟酒心理干预课”明年春进中学课堂
- 中国卫生总费用流向调查:居民个人卫生支出较高
- 食物中毒先催吐 专家指导餐桌安全关要领
- 母亲腹中接受手术 德国“奇迹婴儿”满周岁
- 被禁6年后解禁 沈阳将再现中医坐堂
- 中国4千万ED潜在患者群 就诊者多20岁出头
- 中国最后一位王爷安度晚年 领取公务员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