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覃瑶之死 绝笔信中称承受巨大压力

 
3月6日 , 湖北枝江一中高二学生覃瑶在教室课桌上留下一封遗书后失踪 。两天后 , 她在校园里一处3米多深的池塘中被发现时 , 已与父母阴阳两隔 。

“神童”覃瑶之死 绝笔信中称承受巨大压力

文章插图
此时 , 距覃瑶14岁生日只有26天(有网上报道其生日为8月28日 , 据本报采访人员调查 , 其真实出生日期应为4月1日——采访人员注) 。
在她生前 , 曾经怀揣着父母的希望、“神童”之桂冠和未竟的奥运志愿者梦想 。
在她身后 , 留下一张“最想看”却永远也没有机会再看到的动画片和电视剧清单;留给众人的 , 是哀伤和惋惜、争执与流言、痛苦及思考 。
那个下午发生了什么
时隔一个多月后 , 谢凤娥还清楚地记得3月6日——阴雨绵绵的一天 。后来 , 她在日志中写道:“你捅破了妈妈的天啊!”
这天晚上6时 , 谢凤娥接到覃瑶所在的高二(1)班班主任李开松的电话:“覃瑶有半天没上课了 。”到校后 , 李开松告诉她:“她上外语课看课外书 , 我批评了她 。”
当天上午的第二节课是英语课 , 李开松在教室外巡视时 , 发现坐在第三排靠窗的覃瑶在看课外书——这一座位是李开松“为方便管理特意安排的” , 虽然班里其他人已经换了三次座位 , 但覃瑶的座位一直未变 。
课后 , 李开松来到班上 , 在批评了几个熄灯后仍在洗澡导致班里被扣分的男生后 , 接着就批评了覃瑶在课堂上看课外书 , 并说她“这个星期不能‘创星’(校方的一种激励举措——采访人员注)” , “要和家长交流交流” 。
覃瑶在后来写给父母的绝笔信中提到 , 这已是第三次被李开松看到在看课外书 。“我不知道要怎么面对你们 。”
中午 , 覃瑶没有去食堂吃饭 。一名同学后来告诉谢凤娥 , 12点半吃完饭回来时 , “看见覃瑶往楼下走 , 脸上有点儿不高兴” 。
下午 , 李开松发现覃瑶失踪后 , 即打电话通知了谢凤娥 。
接电话时 , 谢凤娥并未意识到自己日后将要承受的伤痛 。和她同在刘巷中学教书的李慧敏 , 当时也在身边 , 知道“这小家伙爱玩儿” , 就安慰谢凤娥 , “可能跑出去玩儿了吧 。”
谢凤娥立即赶往学校 , 和丈夫覃世雄、亲戚、老师、学生一起 , 寻找覃瑶 。
枝江一中校长董云告诉采访人员 , 众人“对校内进行了地毯式搜索” 。
随后 , 谢凤娥等人又到学校附近堆放的天然气管里找 , 到滨江公园、城区各个网吧、公共场所寻找 , 寻人启事在当地电视台滚动播出 , 并随《楚天都市报》一起散发 。
可是 , 所有的搜寻均一无所获 。至3月7日 , 久寻无果 , 家属情绪开始变得激动 , 场面一度几近失控 。
一直到3月8日 , 教学楼旁一处3米多深的池塘被大功率水泵抽干 , 才发现了覃瑶的遗体 。
学校附近一位居民告诉谢凤娥 , 6日下午 , 他从校外路过时 , 曾看见一个女生在池塘边徘徊 。
现在 , 活着的人们已经无从知道 , 那个下雨天 , 14岁的女孩在落入池塘之前 , 内心深处曾经历怎样的挣扎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