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自认是“穷忙族” 拼命工作得不到回报( 二 )


此外 , 此次调查中 , 88.1%的人因为竞争激烈而感到过压力 , 11.9%的人表示没有感到过压力 。
国家心理咨询师王闽认为 , “穷忙族”感到压力很大 , 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价值观的问题 。“感觉自我价值得不到认可 , 这主要还是从金钱角度衡量的 。年轻人应该从整个工作职业生涯来看长远的目标 。”
一位名为“王者归来”的网友认为 , “穷忙族”产生的原因是个人欲望膨胀 。“有的人 , 没钱的时候买个二手手机就是他最大的心愿 , 在月薪1500元时就想买个电脑 , 等到工资3000元时就盘算着买台高档ibm……薪水增加的同时 , 个人期望也在上升 , 于是不断地为达成心愿而忙碌、奔波 。”
要摆脱“穷忙” , 就积极充电
“我是‘穷忙’ , 但我不是‘穷忙族’!”在北京某投资公司上班的安泰 , 极力将自己与“穷忙族”这个词“划清界限” 。
两年前进入职场的安泰月入3000 。在他看来 , 自己网页维护的职业只是一个简单的、玩“打擦边球”的基层岗位 , 而且义务加班的频率还很高 。“所以我到月底拿出工资卡时也不会有多少喜悦感 。但我肯定不会是‘穷忙族’ , 因为我能看到希望 。”安泰说 , 身边的同事中不乏因为薪水低而跳槽的 , 但他肯定不会 , “付出了努力肯定就不会白忙 , 老板是看得到的 。”
此次调查中 , 和安泰一样 , 14.1%的人认为应该“穷忙” , 在过程中总会有收获 。但是 , 更多的人则在为摆脱“穷忙”而纠结 。
调查显示 , 在被问道“怎么做才可以摆脱‘穷忙’”时 , 人们给出的排序是积极充电 , 增强竞争力(55.7%);调整好心态 , 适时进行工作减压(50.4%);只要有合理的人生规划和目标 , 就不会“穷忙”(46.5%);主动去适应社会(39%);社会不应该过于强调竞争(12.6%) 。
对于如何摆脱“穷忙”的状态 ,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认为 , 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处于不断转型的时期 , 就业市场化趋向日益明显 。各式各样的风险也在市场化的过程中不断呈现 。因此 , 应对风险的能力以及面对风险时及时调整心态的能力比学到多少文化和技术更重要 。同时 , 青年人在初涉职场时 , 不应该过分考虑物质条件或附加条件 , 最好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 。
此外 , 国家也应该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 并干预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 , 实现社会公正 , 为劳动者提供更多、更公平的就业机会和生活保证 , 倡导社会阶层的合理流动和合作 , 形成一个积极的、多元的文化 。
周孝正提醒广大青年 , “穷忙”在职业人生之初出现是可以理解的 , 但如果在职业人生中一直出现 , 就应该引起警惕 , 以免走极端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