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人员从中国中医科学获悉: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十一项针灸国家标准从本月一日起正式实施 。
作为首批发布的这十一项针灸国家标准包括:艾灸、头针、耳针、三棱针、拔罐、穴位注射、皮肤针、皮内针、穴位贴敷、穴位埋线以及“耳穴名称与定位” 。

文章插图
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刘保延称,此次推出的针灸操作规范是针灸临床常用的、发展成熟的针灸优势特色技术 。标准中严格规范了各项技术的操作步骤与要求、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与禁忌等内容,并列出了主要适应症 。
他认为,针灸操作技术是针灸的核心内容,不仅与针灸疗效相关,也是保证针灸安全性的关键 。针灸操作规范的制定,对提高针灸科技竞争力,促进针灸在国际上的广泛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
【中国颁布实施11项针灸国家标准 7月起正式实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阎树江透露,针灸学科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先导 。为继续保持中国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力争在五年内完成针灸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针灸标准的实施应用;以我为主,制定更多的针灸国际标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中国人肝癌高发年龄提前10岁
- 世卫专家:中国针灸全球公认
- 世卫称中国针灸全球公认 韩国专家说法纯属虚构
- 中国每十万人有35人患肺癌 7成诊断时已是晚期
- 中国首次批准引进老人专用流感疫苗
- 调查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率38.2% 高于发达国家
- 肥胖成中国孩子致命弱点 北京肥胖超英赶美
- 中国红十字会医疗队已累计治疗16732人次
- 中国红十字会捐赠方式
- 中国今年4月传染病死亡955人 艾滋病居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