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石质的原因,那么其他的石碑也应该出现人像 。芒砀山下埋葬着陈胜、西汉梁王家族等数不清的墓葬,所以山上石碑如林 。这些石碑应该大多都取材于紫气岩 。刘永信找了一帮朋友,趁着闲暇的晚上一个个照下去,奇怪的是,照了数百座石碑,没有一个能演绎刘邦斩蛇碑的神奇 。
“刘邦现身”似乎与做工有关
为何只有这块斩蛇碑出现这种神奇的现象?难道真的跟传说中的刘邦斩蛇有关?刘永信百思不得其解 。是不是像有人分析的那样,是老石匠闫红军玩的花招,他通过自己精湛的手艺布下了这个玄虚?作为当年亲自监督制作石碑的人,刘永信仔细回忆起当年刻碑时的情形,排除了这种可能 。因为闫红军不识字,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能耐 。
这个石碑的制作是在1982年的7月,当时天气十分炎热 。为了在一个月内完工,闫红军找来两个帮手,先是用剁斧将一块从紫气岩找来的巨石挨着剁成平面;剁平以后又用磨刀石将平面磨得光滑;磨光滑以后,刷上了黑漆;等黑漆一干,就请芒山镇老私塾先生郑效治用毛笔写上碑文,闫红军就照着碑文刻起来 。
刘永信对整个碑面平整的程度要求很高,但在磨过之后他才发现,闫红军找来的两个帮手之中有一个人的手艺不行,导致碑面有两三处微凹,而且在雕刻时将碑沿的菊花纹刻得乱七八糟 。他当时就提出了抗议 。
回忆起这些,刘永信恍然大悟:正是由于碑面的不平整,强光照射过去,不同的凸凹表面形成了不同的反射,产生了明暗效果,这种明暗效果看上去像一位武士的形象 。
黑漆的反射功能在成像过程中尤为重要 。刘永信说,他第一次看到石碑背面宫女和孩子影像时十分清晰,但因为日久风化、油漆剥落,现在再看上去已经比较模糊了 。
至于武士像怎么会产生金甲在身的感觉,刘永信解释说,隆庆年间的斩蛇碑碑文上,因为年代久远,不少字已不可辨,都是靠以前背过该碑文的郑效治补写上去的,为了让后人知道这些补写上去的文字为阕文,特意在每个补写的文字上加了方框,所以反射以后看上去就像盔甲一样 。
金甲武士难说像刘邦
“金甲武士”到底什么样?究竟像不像刘邦?刘永信的分析有没有道理?采访人员迫切希望亲自体验一番 。
采访当日晚8时许,天黑如墨,采访人员在导游宋珂的引导下,来到斩蛇碑前 。在离斩蛇碑近50米处,宋珂打开了矿灯,强烈的光线直照碑身正面,在碑身的中间部分,立刻出现了一个模模糊糊的影子,但看不清楚具体像什么 。再向前走10米左右,影子逐渐清晰,看起来像一个人的模样,其中一部分像人的身子,一部分像人的两腿,一部分像人的胳膊,但却看不到像人头的画面 。
再向前行走10米,武士像越来越大,其模样和动作愈加清晰与逼真,并且其盔甲也金光灿灿,让人毫不怀疑其为一正在披挂上阵的武士;在离石碑15~30米距离,观看十分清晰,只是其大小发生了变化;当走到离石碑只有六七米时,武士像突然消失,什么也看不到了 。
采访人员走到石碑前,用手抚摩碑身正面,均比较光滑,但能感觉到有三处呈圆形微凹,采访人员分别用手摁着这三处微凹处让摄影采访人员观察,它们分别处在金甲武士的右臂下、左臂下和腿弯处,而且不在武士像覆盖范围内 。通过灯光,采访人员也的确发现了有不少被方框框着的字 。而这些字的方位,正是造成金甲效果的地方 。
那么武士像到底像不像刘邦?据《史记》记载,刘邦鼻梁高耸,上额突出,但武士像五官很难看清楚,所以无法判断其是否为刘邦像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网上流传最牛路牌 网友惊叹想不迷路都难
- 中国健康传播大使联盟成立 推健康生活方式
- 一父亲因担心血液病遗传 竟然遗弃新生子
- 我国严防非洲猪瘟疫情传入 无有效疫苗预防
- 称与云南白药齐名 “黑药”传人欲卖祖传药方
- 香港名中医胡源民广州收徒 传授独门秘笈
- 观点评论千禾×杨江:设计包装视觉锤就是在准确传达品牌战略
- 印尼抗禽流感官员否认H5N1病毒突变的传言
- 传河南驻马店铜山湖频现水怪
- 老汉会说无人能懂怪语言 称童年老师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