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或许大家和作者一样有一个疑问 情感和道德秩序生成,情感和道德感秩序区别吗( 二 )


例如我们说一个人有情有义 , 这个词是褒义词 , “有情”指的是“好的”情即爱 。 但是“情”字如果不加区分 , 那么它也可以指“坏的”情——恨、怒、恶等 。 “有恨有义”、“有怒有义”、“有恶有义”听起来不是怪怪的吗?同时 , 逻辑上也不能成立 , 存在矛盾 。
如果 , 你说“对自己人是有爱有义 , 对敌人是有恨才有义” , 那么 , 这违背了儒家“爱人”的核心价值 。 其次 , 如果搞一些团团伙伙例如种族主义 , 就不能建立起具有普遍适用于人类整体的行为规则 。
由此 , 我们说 , 生活中大众对于情感感情似乎有一定地区别对待;而文化上情感、感情、情是人们熟悉而又陌生的、常常使用而又没有严格区分定论的、重要而又“无所谓”的存在 。
对它们的使用就像一家人对筷子的使用 。 一家人一个筷篓 , 吃饭时 , 任意拿两支就是“我的筷子” , 可以“混乱使用” 。 情感、感情这两个词语的使用 , 没有得到特别准确地界定 , 但是对它们进行区分与界定又非常有必要 , 也是非常有用的 。
一或许大家和作者一样有一个疑问 情感和道德秩序生成,情感和道德感秩序区别吗
文章图片

我们每一个人似乎都应该有这样的体会 , 父母爱子女 , (一直)欲对他们“好” 。
例如 , 父母会提早为孩子准备好厚点的衣服 , 天气冷了 , 当孩子穿上厚衣服——有时是父母亲自给孩子穿上 , 他们不但身体感觉到暖和 , 而且心里面也会产生一股暖流 。 这“暖流”我们说它是孩子感受到的爱 , 应该没问题 , 那么 , 父母的爱和子女感受到的爱这两者是一个东西吗?有什么区别吗?
很简单 , 不是一个东西 , 是有区别的 。
父母的爱是主动地施于 , 孩子感受到的爱是被动感受到 , 前者的爱好像是本来就“存在”的 , 后者的爱是“产生” 。
这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是一直都在都有并且确定的;至于后者 , 大多数人能够感受到 , 但有的人不一定感受得到、有的时候人们不一定感受的到 。 这说明爱之情可以分为“存在的”和“感到的”、“有的”与“产生的” 。 存在的具有基础性本质性 , 感受到的是因具体情况产生的(或不产生) , 是“即时性”的 。
事实上 , 类似于父母那种存在的爱我们每个人都有: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与任何一个不确定的人成为朋友 , 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愿意对处于困难中的人伸出援手 , 有时甚至会尽很大地努力去帮助他人 。
而与孩子感受到的爱一样 , 喜怒哀乐、嫉妒、恨等等也是感受到的情 。 我们每一个人都天生地爱自己、天生地同情(爱)弱者 , 但人不会天生地就有恨、嫉妒等 。 例如 , 恩格斯就曾经说过 , 嫉妒感是一种后来发展起来的“情感” 。
喜怒哀乐等都是感受到的、产生的情——没有无缘无故的喜怒 , 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哀乐 。 那我们可以说:喜怒哀乐、爱(感受到的)恨、嫉妒等等 , 这些是“感”情——感受到的、感出来的情 。 如果一个人喜怒无因人们会说他不正常、神经病 。
感情是有原因的 , 爱之情是怎样的呢?
孟子说“……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 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 非所以内交用于孺子之父母也 ,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 非恶其声而然也 。 由是观之 , 无恻隐之心 , 非人也” 。
这里怵惕恻隐无疑是感情 , 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人皆有爱心 , 爱之情是一个隐藏在背后的存在者 。 怵惕恻隐作为感情是先有爱人之情存在的结果 。 因为有爱地存在才产生怵惕恻隐 , 没有爱也就不会有怵惕恻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