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为什么现在的理发店找不到「女Tony」了?( 四 )


"碰到一个女理发师的概率要比碰到一个好的男理发师还小 。 "在唐馨看来 , 女理发师的珍稀之处 , 在于她能够更细腻和敏感地去洞察顾客的气质 。 "就像穿衣服 , 有人喜欢穿比较简约的 , 有人喜欢莫兰迪色系的 , 也有人就喜欢运动风 。 其实这些东西真的是反映了人的一些喜好差异 , 他们喜欢的东西差异是非常大 , 但有的理发师就是能够发现这一点 。 "
唐馨发现 , 一些男性理发师会凭借自己的习惯去剪头发 , 也会对自己的技术非常自信 , 而忽略了和顾客沟通的环节 , 但她自己认为 , 好的理发师应该结合顾客的言谈、行为、穿着等细节 , 更加细腻地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理发期待 。
女性理发师受到追捧 , 也是因为更能体会到同性的审美偏好 。
有顾客在看见了唐馨在社交网站上的分享后专门去到她的店里找她理发 , "从来没有翻过车" 。
干这行的女孩都挺酷的
社交网络的确在女理发师和女顾客之间搭建了“相互确认”的新通道 。
27岁的大米在成都太古里的一家高端美发店工作 , 5年前 , 她从财务行业转行到美发行业 。 现在 , 大米的工作模式是只为社交平台上的预约客户服务 , 每天为5到8位顾客做造型 , 完成工作就能下班 , 来找她的也基本是女孩子 。
大米转行也出自于对美发行业的热爱 , 她在做头发时结识了发型师朋友 , 通过这层关系 , 决定进入理发店从学徒开始做起 。 一入行大米就知道这个行业的女生少 , 她在美发培训班里上课 , 通常情况只有她一个女生 , 她也不感到诧异 。
"做这行的女生 , 都偏向于有一点自己想法的那种 , 她会放弃一些东西 。 我认识的女理发师 , 她们其实每个人都是很有自己想法 , 很酷的那种 。 "大米和身边的女性理发师把这种"酷"投射到了发型上 , 她们更喜欢剪短发 , 这样"看起来更职业 , 更利落一点 。 "
Tony为什么现在的理发店找不到「女Tony」了?
文章图片

大米正在给客人剪发/图源受访者
从洗头小妹做起 , 再晋升到助理 , 再成为技师 , 每一个环节都要经过技术店长的严格考核 。 "比如我们要考染发 , 必须要刷到一个标准 , 不能沾头皮 , 要染得均匀一致 。 你得自己去找真人或者model过来 , 在她们身上考合格了 , 每一个项目得一个一个的考 。 "
5年沉淀让大米逐渐积累起自己的技术经验 , 勤学努力也使得她的业绩越做越好 , 跳槽到了一家更高端的造型工作室 , 一次普通的染发她的收费均价在1000左右 , 生意好的时候 , 一个月能赚到两万以上 。
站在时尚前沿的发型师还得不断对市场潮流保持敏锐度 , 大米每个月都要到不同的学校进修 。 在疫情爆发以前 , 大米还会到日本、韩国等地跨国学习 。 越高级的课程越贵 , 但是大米一直不吝啬于技术的投入 , 光疫情前去东京学习一次 , 她就花费了两万多 。
拍视频、剪视频 , 也是她顺应潮流掌握的新技能 。 大米已在全网累积了三万多个粉丝 。 在社交账号首页 , 她置顶了自己写的文案 , "根据风格、脸型、发质设计发型"、"女生最懂女生!这句话没有错" , 也因此 , 她迅速累积了一批女性客户 。
同为年轻女性理发师的唐馨对待这份职业也有自己的态度和思考 。
正式开始学习后 , 唐馨发现 , 美发行业并不是大家以为的那么简单和低端 , 头发也有一门特别的学问 。 在培训班期间 , 唐馨和同学们要背头发色素数值和染膏色素数值 , 认真的她还定了起床前一小时的闹钟背诵知识点 , 像正儿八经的高中课堂一样 , 同学之间还会互相抽问 。 光是顾客看起来最简单的头发分区 , 也要学着找头顶点、黄金点、后脑点、枕骨点、耳后点等等位置 。 连看起来普通简单的转梳子的动作 , 也要练好基本功 , 逐渐熟练的唐馨一分钟能转把梳子盘转七十多圈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