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为什么现在的理发店找不到「女Tony」了?( 五 )


虽然学习新的手艺是艰难的过程 , 但唐馨却总能找到"乐子" 。 上课时 , 唐馨和同学们会购买头模用来做头发 , 有的同学下课后会拎着头回家继续练习 , 在过地铁安检的时候 , 有同学放袋子里的"头"滚出来了 , 她觉得特别好玩 。 唐馨也有二十几颗"假头" , 一开始 , 她把头模放家里 , 第二天早上起床朦胧未醒的时候 , 总会被几颗"脑袋"吓一跳 。
"理发这个行业想做好也没那么容易 , 不仅要有技术 , 也要有情商 , 能和不同的客人沟通 。 我们班的一些同学情商特别高 , 能和客人聊的特别开心 , 客人也愿意买单 。 说实话 , 我自己在这方面没有他们强 , 所以我要认真练好技术 , 至少技术和情商两个要有一个突出的 。 "
"做高素质的发型师 , 不仅要对自己的技术自信 , 也要对发型师身份自信 。 "这是上课时老师对同学们提到的话 , 唐馨非常赞同 , 并把这句话记了下来 。
Tony为什么现在的理发店找不到「女Tony」了?
文章图片

唐馨在理发学习中做的笔记
这也正与老一辈理发师的职业观念完全不同 。 "在我们那个年代 , 这个职业都是很低贱的……能读书就去读书 , 不要做这么辛苦的工作 。 "在冉素丽看来 , 理发不过是学一门手艺养家糊口 , 虽然店里窗户上一直粘贴着"招聘学徒" , 她却并没有招过年轻学徒 。
唐馨感觉现在的自己已经脱离了小白的懵懂状态了 , 已经“悟到一点东西” 。 走在街上 , 她会仔细观察路人的发型 , 发现留了鲻鱼头的男孩 , 觉得好看 , 也会思考研究这个发型的剪法 。 看见网上发尾染觉得很喜欢 , 也会模仿着图片按感觉调颜色给自己染头发 , 阳光下能显出好看的红色 , “回头率挺高的” 。 在理发时 , 她用老师教的弹剪刀的技术 , “剪发起来刷刷刷老帅了” , 顾客们也会被酷炫的技术迷住 , 以为她是从业多年的老手 。
"现在手感已经找到了 , 主要练的一个是熟练度 , 一个是积累美感经验 。 面对客人的时候 , 希望能听完她们的想法 , 根据自己总结的经验知识给出更好的意见和设计 。 "
她的野心不只是"一家店"或者"一个发型师" 。 唐馨找到了一个让自己"头皮发麻"的榜样 , "她学过艺术 , 学过美术 , 她的受教育程度也很高 , 可以通过一幅油画、一首音乐的节奏、甚至是一个数学的公式来跟你讲这个发型 。 我觉得我好高兴好高兴 , 真的有人在做这样的事情 。 "
唐馨看见了自己理想中的发型师的样子 , "我想成为那样的人" 。
决定换行那一天 , 唐馨特意改了自己社交账号的名字 , 这个名字也包含了她对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期待和想象——未来首席发型师 。
(应受访者要求 , 文中人物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后浪研究所”(ID:youth36kr) , 作者:邱瑜敏、薇薇子 , 36氪经授权发布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