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还可以通过优质的绘本、故事 , 来对孩子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 。
从小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 就是培养孩子善良的品质 , 也是根植于心的修养 。
这样的孩子 , 永远不会学坏 , 因为他懂得尊重和爱护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个体 。
文章图片
02自私、以自我为中心
每个人在0-6个月的婴幼儿阶段 , 都有一种全能自恋心理:
即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 , 世界与我浑然一体 , 我一动念头 , 外部世界就会按照我的意愿来运转;
一旦抚养者不能给予及时回应 , 或者和自己的想法相违背时 , 就产生自恋性暴怒 , 恨不得毁了这个世界 。
随着人的认知和身心发展 , 这种心理会逐渐减弱 , 他开始明白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 , 会遇到很多事与愿违的事情 , 慢慢形成正确、成熟的思维模式 。
一个人的成长 ,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 , 就是摆脱以自我为中心 , 学会与他人、世界和谐相处的过程 。
而有些孩子 , 由于后天养育方式的不当 , 被过度满足、溺爱、纵容 , 依然受全能自恋心理的影响 , 形成了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 对自身的成长十分不利 。
主要表现为:
【养育孩子长大 孩子的同理心,是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占有欲强 , 爱吃的东西只能自己一个人吃 , 别人碰都不能碰;
想要什么一定要得到 , 如果父母满足不了 , 就发脾气、甚至打人;
什么事都要按自己的想法来 , 不管别人 , 比如玩游戏时随意插队 , 抢别人的东西 , 没有规则意识;
只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 一点也不尊重、体贴父母 。
在孩子6岁前 , 偶尔表现出“利己”的倾向 , 是正常的 。 但是如果7、8岁以后 , 甚至到了11、12岁 , 孩子还经常呈现出自私、霸道的特点 , 家长就需要多加注意 。
家长爱得太满 , 会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 , 让他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 看不见父母的辛苦和付出 , 眼里只有自己 。 当有一天 , 父母满足不了他 , 就会心生怨恨 。
24岁的留学生汪佳晶 , 在日本5年的生活费全部靠母亲每月7000元的工资收入 , 他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母亲省吃俭用提供的温室生活 , 大好年华从未打过一份工 , 只知没钱时跟母亲伸手要 。
当母亲四处举债 , 实在拿不出钱 , 抱怨他花费太高 , 称自己“只有一条命”时 , 他便心生怨恨 , 向前来接机的母亲连捅9刀 。
采访人员调查发现 , 汪佳晶家境并不是很好 , 可是母亲从小却特别宠爱他 , 不仅一手包办了孩子生活中的各种琐碎事 , 还努力挣钱供孩子读书 。
文章图片
养育孩子 , 从来不是只要爱就够的 , 爱的方式要正确 , 要帮助孩子适应这个社会 。
在家里 , 该有的规矩一定要有 , 做错事就要接受惩罚 , 或是承担相应后果 , 让孩子学会明辨是非善恶 , 形成正确的观念 。
另外 , 不要想方设法满足孩子所有要求 , 不合理的、满足不了的 , 可以拒绝孩子 , 让他体会挫折感 , 并学习处理负面情绪 。
最后 , 家长不要只知道为孩子付出 , 也要给孩子关怀自己、关怀他人的机会 , 让孩子学会去爱人 , 在其中感受到快乐和自己的价值 。
文章图片
03情绪管理能力差、有暴力倾向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曾说: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5岁女孩撒泼打滚要玩具 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父母应该怎么办?
- 小时候 家长不要让孩子选择这5种工作,不要让孩子上当受骗
- 曾记得有人问我:什么道理你长大了才懂得?世间一切道理(真理)也不是绝对的...|不合适的圈子,不要硬融,不同道的朋友别去挽回
- 离婚不离家 离婚后,你们不再是夫妻,但依旧是孩子的父母
- 英子|《城南旧事》中,相比英子,这些孩子更让人痛惜
- |婚姻情感心理咨询:我是为了孩子而不离婚吗?真相可能是这样
- |传家:为何席维安和易钟灵成婚多年都没有孩子?却不想竟是因为这
- 爱情|愿有一人,宠你,像个孩子
- 孩子|心理学家:孩子需要父母做什么?
- |时光荏苒,长大后我如愿成为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