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从小镇牙医到著名作家,再婚妻子让他名震文坛( 二 )


随即他又说肚子疼 , 父亲按照检查阑尾炎的方法 , 用手按儿子的腹部 , 按到哪里余华就说哪里疼 。 如此一来 , 余华患阑尾炎算是被坐实了 。
那天余华的手脚被固定在手术台上 , 母亲给他注射麻醉剂 , 遗憾地说:他长大后不能当飞行员了 。
余华一看事闹大了 , 连忙改口说自己肚子不疼了 。 但为时已晚 , 他小小年纪就失去了阑尾 。
|余华:从小镇牙医到著名作家,再婚妻子让他名震文坛
本文图片

余华的母校
从小学到中学 , 余华一直成绩平平 , 与班上其他孩子别无二致 , 老师和同学谁也想不到 , 若干年后他会成为名震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 。
1977年11月21日 , 高中毕业的余华迈进了高考考场 。 那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 , 全国考生总数达到惊人的573万 , 高校仅录取27万 , 比例为4.7% , 真可谓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
不出所料 , 那年余华高考落榜了 。
为给儿子谋条出路 , 不久华自治托熟人 , 让余华到海盐县下属武原镇卫生院当了一名牙医 。
当时卫生院的大夫大多不是科班出身 , 带余华的牙医演示一遍后 , 余华当天就正式上岗了 。
此后他每天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在患者口腔涂抹碘酒 , 然后给对方注射一针普鲁卡因 。 做完这些 , 余华就躲到一旁抽支烟 。 返回后他问患者:舌头大了吗?
只要对方一点头 , 余华就手起钳落 , 将活动的残牙拔下来 。
|余华:从小镇牙医到著名作家,再婚妻子让他名震文坛
本文图片

余华工作的武原镇卫生院
一天天下来 , 余华觉得日子单调而乏味 。 用他的话说:患者的口腔里没有风景 。
当时他看到文化馆的人很悠闲 , 上班时间就可以上街买菜 , 还经常出去采风 。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 余华也萌生了靠写作进文化馆的梦想 。
高中本来就没学到多少东西 , 加上工作几年基本上就全忘了 。 于是他买回一本《人民文学》 , 看看上面各种标点符号怎么运用 , 余华利用业余时间开始写小说 。
当时余华将小说写完后先投送到国家级文学杂志 , 接到退稿后他就改投省级文学报刊 , 要是对方仍不用 , 他就向地级市报刊投稿 。
渐渐地 , 邮递员对他的退稿已司空见惯 。 后来对方连门也不敲 , 直接将退稿扔到院子里 。
只要听到院子里“扑通”一响 , 父亲就会对余华说:你的稿子又被退回来了 。 虽然作品屡遭“枪毙” , 但余华并不气馁 。 他想:只要自己坚持下去 , 肯定能有云看见月明的那一天 。
03
|余华:从小镇牙医到著名作家,再婚妻子让他名震文坛
本文图片

余华(80年代摄于北京)
1983年5月 , 余华的人生终于迎来转机 。 这天他正在医院给患者拔牙 , 意外接到北京《人民文学》编辑周雁如打来的电话 。
对方说:余华投送的5篇作品有3篇可以发表 , 另外两篇需要修改 。 周雁如老师让他去北京改稿 , 杂志社免费提供食宿 , 并报销往返车票 。
自己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 挂断电话 , 余华兴奋得一蹦老高 。
不久 , 《人民文学》杂志刊发了余华的作品《月亮照着你 , 月亮照着我》《星星》《竹女》三篇作品 。
余华是海盐县第一个去北京改稿的人 , 这一事件震动全县文学圈 。
一个月后 , 余华从北京回来了 , 能在全国顶级文学刊物发表作品 , 他顿时成了全县的牛人 。
|余华:从小镇牙医到著名作家,再婚妻子让他名震文坛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