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类从非主流到新日常,彩瞳能否取代口红成为95后新宠?( 二 )


另外 , 疫情期间出门都需要佩戴口罩 , 人们对面部的关注焦点落在了眼睛上 , 眼妆也成为女性化妆的重头戏 , 进一步带动cai2瞳在彩妆市场的爆发 。
数据显示 , 近5年来彩瞳市场规模快速攀升 , 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1% 。 而据Mob研究院的预测 , 2025年中国彩瞳行业市场规模可达500亿元 , 有望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 。
市场需求的暴增 , 也让这个赛道变得热闹起来 。 企查查数据显示 , 截至2022年2月我国现存2160家彩瞳相关企业 , 其中2018年新增同比增长35% 。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 , 彩瞳赛道上的品牌大致分为三类 。
第一类是大厂品牌 , 在传统“白片”市场已经占据稳定的龙头地位 , 凭借长久积淀下来的品牌力和产业链优势入局彩瞳赛道 。
品类从非主流到新日常,彩瞳能否取代口红成为95后新宠?
文章图片

海昌“星眸追光”系列
第二类是日韩品牌 , 依托代购、渠道商进入国内市场 , 曾是很多非主流少女的“入坑”之选 , 但因代购市场暴利且混乱 , 产品质量、售后无法得到保障 , 这些品牌正在逐渐淡出市场 。
最后一类是是新消费品牌 , 近年来凭借资本势力和流量红利入局 , 试图以美妆化的彩瞳产品抢占市场份额 。 《壹览商业》数据显示 , 2021年四家新锐彩瞳品牌就获得了近20亿元融资 。
目前来看 , 行业普遍更加关注第一类和第三类 , 也就是大厂品牌、新消费品牌和新锐国货的角逐 。 在美日等成熟市场 , 彩瞳的渗透率可以达到30%以上 , 而这个数字在国内不足10% , 这意味着彩瞳在国内还是蓝海市场 , 也同时意味着在这个格局未定的品类上 , 生机与挑战并存 。
品类从非主流到新日常,彩瞳能否取代口红成为95后新宠?
文章图片

1、“强设计”可以出奇制胜 , 但“安全”仍是第一位
彩瞳赛道的火热吸引了很多新锐选手的入局 。 但不容忽视的是 , 彩瞳并不同于普通的消费品 , 作为最高风险级别的第三类医疗器械 , 无论有无度数 , 其配戴都涉及到极为敏感的眼部健康 。
因此产品的安全度、舒适性都是消费者考量的首要因素 , 更“专业”的消费者甚至会在选购时确认厂商是否有售卖资质以及产品的注册信息 。
而彩瞳另外一半的彩妆属性 , 决定了产品的设计感、时尚感 , 以及与流行妆容的适配度等要素 , 也是消费决策的关键 。
目前市场上的新锐国货品牌 , 主要是在美妆化的方向上 , 以强设计在前期市场打出了一定的差异化 , 比如主打中小直径、镜头感、玻尿酸 , 来迎合年轻人对时尚、潮流的新需求 , 享受了一波审美和流量红利 。
但短期的爆款并不足以建立起足够的护城河 , 消费者对于缺乏知名度的彩瞳牌始终存在安全隐患的考虑 , 剁手和尝鲜的态度也相对谨慎 。
正如《蓝皮书》中6000多份问卷的调研结果显示 , “品牌”是消费者购买隐形眼镜和彩瞳时最为看中的因素 , 超过了价格、材质和外观等 , 最受消费者青睐的前三大品牌依旧是海昌等大厂品牌 。
品类从非主流到新日常,彩瞳能否取代口红成为95后新宠?
文章图片

《2022新生代隐形眼镜消费指南蓝皮书》
除了在安全性上更有优势 , 针对彩妆化趋势 , 这些巨头品牌也在基于研发优势不断推陈出新 , 从染色、花纹等维度提升产品的差异化吸引力 , 逐渐改写创新式微的刻板印象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