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类从非主流到新日常,彩瞳能否取代口红成为95后新宠?( 三 )


研发经验丰富的龙头品牌海昌 , 就十分注重彩瞳的研发投入 。 自2012年起 , 海昌就推出多种彩瞳周期创新产品 , 2020年起重点加大对花色设计团队的投入 , 专门设立了色彩实验室 , 目前每年至少上市6~8个全新系列 , 打造出“东方瞳色”、“星眸追光”等多个爆款 。
其中“星眸追光”系列通过在镜片中融入新工艺 , 打造出多彩渐变的月牙高光 , 切中女性消费者对眼神中水灵清透的“光感”的追求 。 “东方瞳色”系列则主打国风美学 , 灵感源于古籍《山海经》中的上古神兽 , 打造出对应“赤、黄、青、白、黑“中华五色的系列瞳色 , 快速圈粉了一批年轻消费者 。
品类从非主流到新日常,彩瞳能否取代口红成为95后新宠?
文章图片

海昌“东方瞳色“系列
2、彩妆界的“高科技“赛道 , 研发、供应链才是核心壁垒
产品是否安全可靠、设计是否新颖独家、是否跟得上潮流更迭的速度 , 其实这些因素的背后 , 考验的都是一个品牌的研发和供应链能力 。
具备医疗器械属性的彩瞳 , 可以说是彩妆界比较少见的“高科技”产业 , 对研发和生产技术的专业度都要求极高 。
在中国内地 , 具备成熟资质的彩瞳供应链企业可谓凤毛麟角 , 产能大的生产线也屈指可数 , 这导致不少新锐品牌不得不寻找韩国、日本 , 或是台湾的制造商代生产 。
这种一站式“共享代工”的模式能够缩短新品开发时间、节省成本 , 但也会导致产品严重的同质化问题 , 很多新品牌都是从工厂的花纹库里挑选现成的产品 。
相较之下 , 头部品牌因为在隐形眼镜领域拥有长年的制造经验和自有资产 , 在研发和供应链体系上的优势很难被取代 。
产品市占率多年位居行业前列的海昌 , 在江苏丹阳和台湾有两大生产基地 , 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 。 两大工厂均依照国际GMP标准建设 , 拥有领先全球的全自动模压镜片生产线及多条进口护理液高速灌装生产线 , 同步全品类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
海昌集研发、生产、销售、物流配送为一体 , 拥有研发专利40项 , 其中发明专利达到22项 , 镜片产能可以达到48000万片/年 , 在资质方面持有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核发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81张 。
自研工厂和供应链体系能够带来的价值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产品安全度 。 从材料、技术和资质各个层面给予产品安全性、专业性高度保障 , 让消费者买得安心和放心 。 比如海昌独家研发的“色彩分子立体包覆技术“制作工艺 , 让色彩分子自然融于镜片中 , 不直接接触眼球 , 能够解决消费者有关安全和舒适的痛点 。
二是产品创新力 。 调研数据显示 , 近一半非近视彩瞳消费者每次只购买1个月用量及以下的小包装 , 这意味着彩瞳另一个消费痛点是“求新” 。
而海昌之所以能保持每年6~8个系列的高频上新 , 正是因为其自研工厂能够缩短市场反应时间 , 基于流行趋势快速实现产品迭代 , 以满足消费者日新月异的需求变化 。
品类从非主流到新日常,彩瞳能否取代口红成为95后新宠?
文章图片

海昌“星眸追光”系列
三是产品性价比 。 由于不存在外部的研发加价和供应链中间环节 , 自有供应链的品牌能够降低同类型产品的出厂成本 , 比如在一些短抛期的彩瞳上做到更低的产品定价 , 为消费者提供极致性价比 。
3、线上线下的渠道之战将是新赛点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